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公費醫師制度受害者說話

◎ 吳醫生

衛生福利部(衛福部)今年重啟已經評為失敗的公費醫師制度,希望在人口老化、醫界五大科皆空、加上醫事人員可能八年後納入勞基法的多重打擊下,挽救超載運作的醫療體系。不管再多研究證明此政策失靈,衛福部仍然執意施行,凸顯政府失靈的問題之外,筆者也要在此提醒明年與之後畢業的高中生「慎防人生陷阱」。

公費醫師制度造成的第一個地雷,是來自醫學院中人生成長與畢業現實的極大落差。醫學院的教育多半是由重要醫學中心與理科研究的教授所主導,對高中畢業生而言,是一個現實裡的人生典範,也影響著大多數醫學生對畢業後的想像,期待自己可以在教學、研究、與臨床工作都有機會可以表現。但畢業後分發的現實環境,卻反襯出相當大的落差,因為公費醫師所要分發到的區域性的教學醫院,不管是研究產量、困難病例的數量、教學的機會都較少。

這樣的落差有多嚴重呢?以筆著在醫學系二年級時的經驗顯示,當年衛福部首次要求畢業的公費生不可以循往例自行前往醫學中心求職,強制要求畢業生到衛福部立醫院擔任教學試驗品,引發醫學生前往立法院抗議。但是主管機關的態度從來就是累死醫師也都不違法,也不考量與就學時簽約所期待的分發制度之間的衝突,從沒有商量或是延後施行的空間。以經驗來看,這樣的衝突是可以解決的,但絕對不是公費醫師制度。

第二,當公費醫師並沒有發揮所長或達成人生目標的空間。多數人會以為醫學系畢業的就是醫師,但是以今日的醫療發展與分工,幾乎都要歷經住院醫師五年左右的在某一專科訓練,以專業家庭醫師或是內科醫師等角色貢獻心力。但是公費醫師制度的目標,是把畢業生塞進沒有人要去的內外婦兒等科,以近幾年的分發方法而言,幾乎都是一個缺額一個畢業生,被分發到指定科別就要當作一生的工作,除非能在分發清單中佔到較前的排名,沒有人可以保證你真的會以有興趣的科別為志業。筆者就有一位同學因為婦產科不在署立醫院升級的戰略清單中,此生與婦產科絕緣。

另外,在醫學院的七年裡,如果對醫學之外的領域有興趣,或是考量到住院醫師的時薪沒有比便利商店打工高,工時卻極長,萌起轉職、研究進修的興趣,也無法畢業後在台灣進修、考研究所。因為衛福部長官的規劃裡,公費畢業生是指定人力,人生的成長與進修都不是重點。

在健保的制度下,醫院的規模往兩極化發展。(本報資料照)

第三,掌握公費醫師的官僚體系與分發的黑箱制度,是人生的惡夢。在健保的制度下,醫院的規模往兩極化發展,當年的省立醫院轉型成署立醫院之後,為擴大爭取健保點值、增加營收,放棄發展社區醫院的理想,為了升級成區域教學醫院,將公費生強行分發到署立醫院,以符合區域教學醫院的評鑑項目。從此之後,每個畢業生都要兢兢業業的與所分配到的署立醫院(後改為部立醫院)人事、行政、主任爭取值班、醫學中心訓練時間,還要不斷的核對下鄉科別與公費契約是否相符。這樣的行政沈痾,並未與公費醫師的磨合而有改善,每一位公費生還要熟知辦事人員的脾氣與更替。情況也沒有因為當初主導相關制度的署立醫院院長相繼因為貪污治罪起訴而改變,公費醫師只能繼續在行政官僚的損耗下繼續應付人生。

當政府拯救超載的醫療體系,只拿出已經證明無效的政策,不斷忽視醫護過勞的導致五大科人力不足的病因,身為公費醫師制度的受害者,只好拿出匹夫之勇,在此發聲,期待高中生不要誤觸人生的地雷。

(作者為公費醫師,台中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