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長保法、醫糾法不應貿然推動

醫勞盟期待「社會連帶」下的永續「健康照護」體系

◎ 張志華、劉立仁、曾家琳、錢建文、劉文勝、李為、呂雅雯

長期照護保險法」以及「醫療糾紛補償法」在今年立法院倒數第二個會期沸沸揚揚。在政治上,民進黨急於封殺看守內閣提出的長照保險法;在醫療服務上,第一線醫療工作者也聯合對行政部門以及立法部門的草率立法毀壞急性醫療發表不滿。長期照護體系以及醫療救濟補償對台灣來說,都應是進步的觀念,但為何不能得到基層人民的支持?

「社會連帶」是走向福利國家的重要概念,應不斷在社會改革中提出檢視。因為現代國家對於各種老、殘、貧、病,不僅應具有風險分攤的連帶責任,也應有積極累進稅制的財務分擔作為。但台灣社會安全體系發展一直都是黨國體系下階級穩固與謀求政治安定的作法。從一開始的公保、勞保、健保、到現在長保,整個制度的設計奠基在薪資所得的計算之上。所以全民健保法規定國家財源上限僅百分之三十六,而長照保險規劃也只規劃國家財源負擔上限百分之三十六。這些社會安全網,都只有風險分擔的社會連帶責任,無法彰顯國家應以累進稅制與資本利得應作為「社會連帶」財務分擔的積極作為。同時,所得稅也是台灣政府稅收的主要來源,稅制的設計根本忽略資本主義下資本家的社會責任,與國家應進行財富重新分配的積極角色。換句話說,台灣未來社會安全制度的財源籌措應朝向非所得相關稅收(房屋稅、證交稅、利息所得、空地稅、公司稅、營業稅,包括資本利得),而不僅是要求薪資收入分擔更大社會連帶的財務責任。

同時,先進國家定義「健康照護」和教育的本質一樣,都不應該是全商品化的自由經濟市場。台灣現行的健康照護體系強調醫療導向以及市場競爭的兩大特點。即便台灣自豪醫療可近性,但全民健保制度無法提高民眾健康識能,也無解決高門診人次、長住院人日、無效醫療,和醫護過勞等系統性問題。當今衛福部和部份立委自以為進步的醫療糾紛補償法草案,將使得急性醫療體系更加險峻。衛福部一方面違法不施行全民健保法第36條未經轉診的部份負擔比例;另一方面,在健保局的健保會代表竟以消基會及醫院經營者為代表,完全忽略「醫療非商品」、「醫療業非服務業」、「國民健康服務是公共財」、「醫療勞動」等支撐永續健康照護體系的概念。

在此,醫勞盟呼籲台灣健康照護體系需要改革。台灣醫界站在永續台灣、守護台灣人健康的立場,建請社會大眾及兩大政黨站在「社會連帶」以及「醫療是公共財」的概念,珍惜台灣的醫療以及人力資源。二十年前國民黨為延續執政,健保法匆忙上路,衍生出許多系統性問題懸而未決;去年底,國民黨因缺乏公民意識與社會正義,輸掉四都,所以當今的看守內閣不應再驟然推動低國家責任的「長保法」和摧毀急性醫療體系的「醫糾法」,繼續禍害台灣,貽害人民。(作者為醫勞盟成員,http://www.tmal911.org/)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