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青年論政》搶向中國「賣乖」 令人不敢苟同

◎ 范紀德

英國諾丁漢大學研究員寇謐將(J. Michael Cole)在《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發表文章,指出大部分台灣人民目前對兩岸關係的想法,並強調台灣人並不是「反中」,其實是渴望關係「正常化」;最重要的是,台灣渴望能有加入聯合國的權利,向各國表達出台灣的未來不會受到外界威脅。筆者看到這裡,除了深受感動,更有一種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感慨!

寇謐將在文中談及「愛」台灣不代表就是「恨」中國,這種並非零和遊戲的選項,正是筆者在台灣社會中所親身觀察到的狀況。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資料照,記者朱沛雄攝)

對比台灣的領導人物們所抱持充滿曖昧與欲拒還迎的態度,從民進黨蔡主席裁示的「維持兩岸現狀」,到國民黨風聲不斷的北京「朱習會」,台灣政壇的主流政治明星們,為避免「觸怒中國」而失去中共在選舉時的支持或遭到抵制,多半都選擇使用這種模稜兩可的「抽象支票」,來滿足對國內政治意識的需求,在安撫人民之餘更能向中國政府輸誠納貢,表達「執政之後絕對會聽話」的「賣乖」想法,雖出於政治投機的理由並非不可理解,但仍令人不敢苟同!

認同台灣意識並不等於「反中」,做為自從兩岸分治至今台灣所享有獨特、多元的歷史發展脈絡看來,的確台灣人民所渴望的莫過於是「維持現狀」這個選項。但筆者不禁反思,究竟對我們而言,維持現狀所代表的實質意義為何?是維持被中國政府在國際社會上持續打壓、成天處在中國文攻武嚇的高度緊張精神壓力下?還是尊重台灣文化的特殊、獨立性而在這片土地上發展出屬於我們自己民族的前途的決意?

渴望關係正常化難道是一種奢求嗎?面對惡鄰的侵擾而忍氣吞聲或許是權宜之計,但這種「維持現狀」終究只會埋下更長遠的禍根。唯有從我們自己做起,並期望領導者能在為自己的政治前途算計前多為這片土地著想,讓人民能規劃自己的未來、尊重人民原本應有的權利。畢竟,沒有人想挑起戰爭,我們僅僅只是愛著這片土地而已。

(作者就讀中山醫學大學,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