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美日軍演 對台海地緣戰略的影響

◎ 張延廷

美日兩年一度的「利劍(Exercise Keen Sword)」聯合軍演,在日本東南方國際水域進行,此次海空聯演還加入澳、加的軍艦。演習重點在增加美國太平洋盟國間的多邊戰術聯動能力,強化在印太地區危機或突發事件所需的關鍵戰力,以便保障盟國間利益和該區的海域安全。

美國在歐巴馬政府時代提出「重返亞太」戰略後,駐防東北亞的美國海、空軍常駐部隊,即與日韓兩國聯合演習常態化,並由傳統的防禦戰術改為立體攻勢,且演習節奏變快、參演部隊增多,正反映出第一、二島鏈間的地緣戰略角色已明顯加重。

然近年日本國防政策已面臨壓力,其國內經濟疲軟加上大幅增稅五到八%,民意已要求檢討防衛政策,其防衛大臣又頻頻更換,使日本「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畫」無法敲定。國防建設在「美日安保」前提下不但要加速裝備汰舊換新,又需配合分擔駐日美軍的行政維持費,不難看出其內閣所面臨的壓力。因此其以「防衛西南諸島」名目,增加與美國的聯合軍演,並編列預算購入大批新世代海、空軍裝備,也是應對美日同盟政策所必須有的積極作為。

近年美國國防預算小幅縮減,為有效維持強大戰力,便須在演習時納編多艦艇、多航次的演練科目,將美日同盟所舉行的任何系列演習,轉變成典型的複合型態聯演,再加上澳、加參演,演習也參入複雜電磁環境與衛星通聯等條件的新型態演習,不難看出美軍已構想在西太平洋各守備區制定新想定場景(Scenario),以因應未來的戰爭格局。

當然,美、日軍演亦有濃厚政治考量,美軍一向以「聯合軍演」達到「團結盟友、威懾對手」目的,因此在美日同盟各次軍演發展過程分析,美國不僅增加日、澳、南韓等其他盟國的軍事關係,亦間接向中共展示武力。目前美日兩國空軍的主要作戰平台皆使用共同的Link16資料鏈,海軍亦擁有相同的Link11、Link14資料鏈,武器裝備的通用性又趨近一致,使聯盟作戰互通能力更臻成熟。

台灣位居東亞南來北往空中航路的樞紐孔道,但鄰國海、空演訓卻多將台灣周邊劃入作戰想定區,已連帶改變美日同盟的戰略前沿和防空部署已伸展到台灣周邊海,且戰術科目亦有大幅改變。因此我國國安決策部門與空防單位有必要審慎評估,外國軍隊在台灣周邊海空域常態演習及軍事活動,會對台灣海、空權產生何種變化及影響,長遠之利弊得失又為何?我國又有何因應措施,才是最佳應變之道。

(作者是前空軍副司令、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