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海巡弟兄邀蘇貞昌「跳船」

◎ 張豐麟

筆者投書「鐵殼船戳破海巡沱江夢」刊出後,海巡署隔天隨即以新聞稿回應,新閣揆重效率且接地氣的作風確實起了風行草偃的效果。不過三點質疑事項中,海巡署僅說明了一項,令人遺憾。

海巡署新聞稿中證實了將在沱江級側舷處設置救難作業區,可執行越界陸船登檢及驅離等勤務。啟人疑竇的是,海巡要靠船及登船臨檢時,碰撞無法避免,採鋁合金材質的沱江艦不耐撞,可能導致船身破損、甚至沉沒,是以有海巡署的弟兄直接在「靠北海巡論壇」反映,拜託高層打造堅硬的、鋼製的海巡艦艇,基層人員需要的是堅固的執法船艦。畢竟一艘600噸級的巡防艦被撞沉的後果,可能是40個破碎的家庭!

再者,這12艘巡防艦預算144億,平均每艘造價達12億元,相較於同為600噸級的錦江艦船身鋼製,造價僅5.5億元,海巡署為何堅持採購造價高出兩倍的新構型,迄今未有合理解釋。

至於新船速度較快的說法,亦未能站得住腳,因為跑再快的船也比不上飛機,海洋巡邏機的造價又遠低於沱江艦,也無須擔憂海面風浪大小,國際海空搜救手冊(IAMSAR Manual)列有12種搜救模式,其中八種是航空器搜尋模式、三種船艇搜尋模式、一種海空聯合搜救模式,不難發現航空器在海難搜救的重要性,以及空中勤務在各國海巡或海警機關中扮演吃重的角色。一艘沱江級12億元的造價,約略等於一架高檔的中、長程海洋巡邏機,而臺灣的海域面積僅需三架飛機即可達到倍數於12艘沱江級的巡邏密度,36億對比於144億元的花費,艦隊分署的新聞稿在學界面前完全禁不起考驗。

最後引述讀者來信,海巡署採購沱江級是否真如長官們所說是合乎邏輯的,其實邀請親民的蘇貞昌院長來一趟蘇澳港最直接。請院長與基層弟兄們一起穿上救生衣登上沱江艦,在海浪超一公尺的冬天海面,從航速44節(約等於時速82公里)的船跳上另一艘船,看看有什麼感覺,然後大家再一起回辦公室坐下來討論,到底採購沱江級給基層海巡弟兄執法為何反彈這麼大,以及海巡署與時代脫軌的海空搜救能力可以如何改善,好嗎?

(作者為暨南大學博士生、公務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