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治水在人 豪雨在天

◎ 李文正

超大豪雨過後,開始出現「台南、高雄幾百億的治水預算都花去哪了?」「怎麼還是淹水?」等等一句話就完結的批評聲浪,完全不討論任何技術性的細節,似乎誰只要幫忙解釋,就是政府的官僚式護航,實情真是如此嗎?

首先,南高屏八月二十三日的雨量實在驚人,這三個縣市許多地區的降雨,都已經遠超越氣象局網站上,對「致災性超大豪雨」的定義(註:24小時累積雨量達500毫米以上稱之為超大豪雨,extremely torrential rain),這是世界上許多地區一整年的降雨量,南部在一天內就達到、甚至超過這個量,這可能是放颱風假就往百貨公司、KTV、各大影城跑的台北人,很難想像的雨量,絕對不是一般日常的「下大雨」云云。

再者,以台南的治水工程來說,這次被批得很慘的八年八百億治水預算,台南在各縣市當中分配最多,拿了兩成,也就是一百六十億元,錢都花下去了怎麼還會淹水?除了像這樣直觀的感受,我們必須知道的是,治水工程在建置的時候,都會設定一個「治水承受容量」,簡單來說就是以該預算投入、建置、驗收完畢後,預期能應付多大的雨水量,那台南這一百六十億的治水承受容量是多少呢?答案是,「250MM」,前天的雨量在許多地區都是超過此預期承受容量許多、甚至兩倍以上,如果在以上種種的客觀條件下,還能完全不淹水的話,那根本是期待神蹟降臨。

接下來可能會有人主張,既然治水承受容量不夠,當時為什麼不將標準拉高一些呢?把治水承受工程容量提高到500MM甚至700MM就好了吧;問題在於錢跟工程施作的難度。許多人都有北部不易淹水的印象,一是因為地理位置關係,本來就較少機會遇到像南部這樣極端的持續性豪雨;二是,治水預算分配,包括基隆河、淡水河在內的治水工程預算,都分別是三百億、五百億起跳的,跟南部地區整個縣市的預算相比之下,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沒有人希望淹水發生,但在這樣的大前提之下,一味地批評南部治水預算白花,公平嗎?(作者為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公民科老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