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不確定的一百天

九合一選舉正式開跑,中選會前天與各縣市同步發布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公告,預定在十月十九日抽籤號次,十一月二十四日投票。同時舉行的,還有公投法修正之後的幾件公投案。今年的選舉,雖然是地方選舉,但普遍被視為二○二○總統、立委選舉的前哨戰,選舉結果或可預卜一年多以後的大選,所以有志問鼎大位的勢力無不全力以赴,連覬覦台灣的中國也在摩拳擦掌。可以說,這一百天的選舉造勢,將是決定台灣未來走向的一百天。

從二○一四到二○一六,公民運動與太陽花學運等,摧枯拉朽執政失敗的馬政府,國民黨從完全執政淪為完全在野。當時,整個台灣的政治氣氛顯示,國民黨奄奄一息很難再起,民進黨如日中天可能長期執政。然而,兩年多來,小英政府的執政方略失當,竟導致民意支持度低迷不振。改革,原屬民之所欲,乃是小英政府的強項。詎料,改革的戰場太廣、戰線太長,卻使送分題也僅是勉強及格,還釀成改革的反作用力,造成小英政府的困擾,也因此,對年底的地方選舉,投下一道灰色的影子。原本可確定的四年甚至八年,如今變成不確定的未來,殊為可惜。

執政成績不出色,或可解釋為新手上路。不過,隨著政黨輪替習以為常,民意對執政者的期待也相對提高了。更何況,完全執政承擔了高度民意期待,一旦具體政績沒亮眼表現,民意的失望也會形成更強烈的對比。其實,兩年多來的民調低迷,很大的原因就出在,改革的節奏與速度、經濟復甦的外溢效果,尚未令人切身有感。許多人延續了對馬政府的失望,對小英政府的期待開高走低。就此而言,先前老藍男內閣之慢活步調,實屬蹉跎良機。賴內閣接手,從積極解決產業的五缺問題下手,終於打破慢活內閣的沉悶,讓民意耳目一新,也讓經濟表現持續翻升。但,課表也到了期中考的時候了。

小英政府陷入困境,在野的國民黨頑抗改革、唱衰台灣,也未必從中得利。年底選舉布局,民進黨有民進黨的包袱,國民黨也有國民黨的包袱,當然,執政一方的包袱難免會沉重一點。可以看得出來,國民黨的選舉布局,延續二○一四、二○一六的荒腔;令人意外的是,民進黨的提名策略,也有諸多令人傻眼的走板。於是,黨內互打,成為國民兩黨各自難念的經,其所形成的力學衝撞,造成選情評估的不確定性。很可能,這次選舉,有些選區,最後因為突發劇情,而對結果投入化學變化。尤其是,中國因素會有甚麼正反作用,現在還言之過早。再說,全球經濟的詭譎變化,對復甦中的台灣經濟會產生何種影響,還有待觀察。

決定台灣的一百天之前,很多選舉動態已經上演了。那些序幕拉開新的對陣態勢,有可能在某種程度決定了這場選舉的結構,值得注意。其中最受矚目者,莫過於台北市的首都之役。上次選舉,綠白合作大勝藍營;這次選舉,藍白綠各有人選。然而,藍綠的聲勢,似乎仍小於白,而其蝴蝶效應,受衝擊者似乎是綠大於藍。至於時代力量,大綠小綠各自努力,也對民進黨形成擠壓。因此,一般認為,國民黨從谷底翻身的機會,可能大於民進黨維持二○一四的戰績。民進黨完全執政,卻自陷四面埋伏的處境,潛在的獲利者,當然是覬覦台灣這塊土地的外患。經過多次介入台灣選舉的失敗經驗,北京的操盤手似乎愈來愈能抓到切入台灣內部矛盾的突破口了。

民進黨完全執政,習近平大權在握,台灣善意維持現狀,卻遭北京全面加壓。外交的挖台,國際的堵台,軍事的繞台,統戰的入台,經濟的窮台,民生的惠台,多手策略集於一體,考驗著本土政權的治國能力。經濟選民,甚至經濟統派,是否會在威脅利誘之下,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將是這場選舉的初體驗。於是,台灣選舉儼然多了一個不在場的有力參與者,選民如何透過選票確保選舉結果的自主性,既在測試公民的覺醒程度,也是決定台灣未來民主走向的關鍵。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