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別看戲 快提高決策層級

因應美中貿易大戰

◎ 賴振昌

在川普宣布對中國價值六百億美元的商品徵收較高關稅後,中國隨即也宣布對一二八項美國進口商品加徵至少十五%的關稅,美中貿易戰儼然就要開打。身處兩強對抗之間的台灣,反應卻是意外的淡定,好像這個變局中我們只是局外人,甚至是可以抱著幸災樂禍的心情,來看待這齣大戲,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從二○一七年統計資料來看,中國大陸(含香港)是我國進口及出口的第一大市場,它所占的整體進出口比重分別為十九.九%、四十一%;而美國則為我國二○一七年的第五大進口來源國(十一.六%)、第三大出口市場(十一.七%)。台灣與中、美兩大國貿易密切,面對美中大戰變局,未來勢必無法置身於爭端事外;不論美中貿易戰打或不打,台灣都要承受壓力甚至損失。如果貿易戰開打,與中國貿易關係緊密的台灣,經濟受衝擊自然不在話下;即使這次貿易戰最後能以協商落幕,台灣也要提防被兩大國給「賣了」─稍早傳出中國向美方提出擴大對美半導體採購做為示好,代價就是減少對台灣與韓國的採購,就是一例。

在川普簽署備忘錄,中國也立刻宣布報復措施後,蔡英文總統在第一時間就楬櫫四大對策:「加大台灣研發與生產比重、加速內需投資、提高創新能量、多元布局」來作為回應。但檢視這四項對策,性質上都是長遠之計,屬於政策宣示意義較大,較缺少政府將如何具體作為的說明,會給人有遠水救不了近火的疑慮。加上相關的財經部會迄今,也沒有針對蔡總統的指示,有研擬出任何後續的解決方案,做為指導國內廠商進行避險的措施,令國人憂心不已。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認為,中美貿易戰如果啟動,對台灣而言絕對不會是利多,但仍可以「危機也是轉機」看待。言下之意,台灣不必心存僥倖,出口與經濟必然在貿易戰中受害,差別只是受害程度與範圍的問題而已。不過台灣並不是這次貿易大戰的當事國,不用承擔兩強對決的直接損失,如果操作得宜,我們還是可以有改善台灣經濟困境的機會。只是要把危機化作轉機的前提,是政府要有效且積極的行政作為,提高決策層級,成立因應小組研商對策,具體的提供解決方案,絕對不能把自己當成局外人,只是以看戲的心態來面對美中貿易大戰啊!

(作者為前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台聯立法委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