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活在台語裡的文言文

◎ 陳殿冠

台灣的「漢」人民族,源自漢朝的稱呼,台語稱「大個頭」為「大漢」,「小個頭」為「細漢」。後來,一次次的胡人亂華,漢人一再南遷,漢語就跟著主人一路傳到東南福建,最南到了新加坡,也東渡到台灣,於是這三地講著幾乎一樣的純度很高的原生漢語,被北方政權稱之為「福建話」。反倒是北方,暴力奪權的數朝代胡人,深深著迷於漢人的文明優雅,於是學起漢語,但總是帶著胡語的口音—胡說八道,胡言亂語;因胡人多立都北京,遂稱此胡腔漢語為北京話。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此唐詩以北京話朗誦,四句完全不押韻,但若以台語(福建話)或客家話朗誦,則第一、二、四句尾字都押韻,完全體現出本詩的風味和意境。唐詩,所有的古散文對句,甚至上古詩經,都是這樣,比如國語「你有空嗎?」,台灣人卻講著孔子的慣用語「爾有閒乎?」,其實,整部論語就是一部台語的白話文對話錄—只要你懂得如何用台語讀出來。

因此,要把文言文學好,在台灣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台語(福建話或客家話)來學最為容易,也最能品味其精髓之奧妙,當然這就需要老師來帶進門;相對地,在台灣教文言文的老師,要能在教學上得心應手,最好就是把台語能力精進,當教到西遊記第一章〈美猴王〉中的那句「山中無甲子(ㄐㄧˋ),寒盡不知年(ㄋㄧˇ)」,用台語白話念出押韻時,這個文言文,當下就活了起來,活在現今台灣人的口中。

世大運男子網球金牌得主莊吉生在記者會上說了一個台語名句:「講無話(沒話可說)」,其實就是《馮諼客孟嘗君》文中的「食無魚(沒魚可吃)」的正統漢語語法,而正統漢語正是文言文,保留在台灣人每天都在講的台語之中。文言文之所以令現代華人不知所以而疏遠之,乃因用北京話—胡言胡語閱讀,當然很難理解;反之,台語和文言文,可互相拉抬,文藝復興,老師們的老師—孔子在二千五百年前的大預言「禮失而求諸野」,所指的處境,不正就是今天的台語?

(作者為牙醫、台語課本作家;http://www.taiwanwe.com.tw/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