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從政大校歌到四六憲法

政大校歌的修改,事屬大學的校園自治,原本不需要驚動社會大眾。然而,由於政大校歌保存著黨國時代校園政治化的殘餘,所以大家難免關心。(資料照,記者黃耀徵攝)政大校歌的修改,事屬大學的校園自治,原本不需要驚動社會大眾。然而,由於政大校歌保存著黨國時代校園政治化的殘餘,所以大家難免關心。(資料照,記者黃耀徵攝)

從國民黨幹部學校轉型而來的政治大學,日昨校務會議正式通過修正案,未來校歌將採新舊歌詞並行、各從所愛,也就是以「一歌兩詞」來解決校歌爭議。修正內容包括,「革命建設為民生」改為「革新建設為民生」、「命令貫徹」改成「理念貫徹」、「實行三民主義為吾黨的使命;建設中華民國是吾黨的責任」改為「實踐民主法治是我們的使命;維護自由人權是我們的責任」等。老實說,唱起來還是充滿政治味,缺乏出自大學生內心的青春氣息。

政大校歌的修改,事屬大學的校園自治,原本不需要驚動社會大眾。然而,由於政大校歌保存著黨國時代校園政治化的殘餘,所以大家難免關心,政大校歌會採取哪一種改革方式?是否會對各級學校校歌的轉型正義起示範作用?如今,校歌檢討採取校歌新詞的方式,最後還決定新舊歌詞並行。這樣的去黨國化途徑,乍看之下類似一九八○年代末期以來台灣的總體改革途徑,那就是,沿用中華民國體制的軀殼,從事部分內容的更新。這種改良主義途徑,優點是妥協前進、效率較快,缺點是本質不變、核心問題暫時掩飾。

例如,一九九一的修憲行動,並未廢除一九四六在南京制定的外來中華民國憲法,而是採取保留這部憲法同時增修條文。自此以後,台灣的民主運作,基本上雖以增修條文為主體,但是,四六憲法的框架,依舊約束著增修條文的憲法成長空間。最近,賴清德組閣,總統與行政院長雙首長制的問題,又被拿出來討論,而這個問題早就存在於四六憲法。可以說,改良主義式的民主改革,雖然有其不可抹滅的貢獻,但也不能忽視它並沒有徹底解決問題。四六憲法,陰魂不散。事經多年,增修條文所激發的民主活力,又隱約觸及四六憲法的玻璃天花板了。

就像政大校歌修改一樣,四六憲法體制內改革無法脫胎換骨。只不過,大學校歌茲事體小,國家改革茲事體大。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台灣的改良主義途徑,越來越凸顯其捉襟見肘,宛如新約所說的:「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若是這樣,皮袋就裂開,酒漏出來,連皮袋也壞了;唯獨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兩樣就都保全了。」為何如此?因為新酒的發酵力道使然!中華民國的舊結構,沒有先打掉重建,便增添新的裝潢,這樣的便宜行事,導致台灣的民主憲政,一直無法擺脫四六憲法的緊身衣,也因此台灣的國家認同、中國的併台論述,如影隨形限縮著二三五○萬人的民主實踐,包括公投禁忌。

以往,國民黨執政時期,即使推動民主改革,四六憲法體制並存,也不至於動搖其國家論述。因為,國民黨的國家想像,不在台灣,至少不僅限於台灣。馬英九至今仍堅稱,中華民國主權及於整個中國!可是,換了民進黨執政,在該黨的本土論述之下,仍然繼續並用四六憲法與增修條文,就難免造成本土論述的內在矛盾。如今,民進黨完全執政,「捍衛中華民國」也好,「消滅中華民國」也好,都會讓自己進退維谷;維持現狀,也無法明確說明「現狀」為何。事實上,這種進退維谷,也是民主台灣的兩難困境。一個中正紀念堂,中華民國與轉型正義混戰不休,其他可見一斑。

於是,由於賴清德組閣,而被重提的修憲解決雙首長制,只是表層問題;四六憲法與增修條文背後的制憲意圖之間的乖離,更值得重視。而如果連民進黨完全執政,都無法掌握時機解除這種矛盾,如同政大校歌舊詞新詞各從所愛,那麼,包括政黨輪替的民主實踐,即使可以繼續維持下去,台灣的國家正常化也將路途坎坷。哪個政黨執政,都只能做一天中華民國和尚,敲一天中華民國的鐘。民進黨將面臨的挑戰,一如目前小英政府在內外處境之下,儼然根據中華民國體制自我改造,從而一則愈來愈難與國民黨市場區隔,二則向人民展現它追求的是政權而不是正常國家。最堪憂的是,台灣的民主將逐漸失去力抗中國的屏障動能。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