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小英政府冷冰冰?

全球最大代工廠鴻海最近拋出一個震撼彈。鴻海購併的夏普社長戴正吳日前感慨,他與郭台銘四月下旬二進白宮,見過美國總統川普後,隔天立刻有六個州的州長找上門積極招商,就算在日本,經濟產業省也與企業互動良好;至於中國,政府部門與夏普的互動也相當積極。反觀台灣不僅民間有反商情結,中央和地方政府對於招商更沒什麼熱情,有點冷冰冰,截至目前為止,都沒感受到政府對夏普有積極招商。

夏普戴正吳:全球熱情招商,台灣中央和地方政府有點冷冰冰。(報社合成照/路透)夏普戴正吳:全球熱情招商,台灣中央和地方政府有點冷冰冰。(報社合成照/路透)

或許有人認為,夏普遭到台灣政府冷落,只是單純個案,不能代表政府缺乏招商的熱情。然而,官方與民間投資不足,一直是這些年台灣經濟發展的最大問題,也是經濟陷入日本式失落的主因。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甫完成的預測顯示,今年我國超額儲蓄率將連續第五年逾一成、高達十三.○%,五年累計超額儲蓄近十一兆元,顯示閒置資金過多。而今年併計民間投資、公共建設的投資毛額估計三.六兆元,投資率僅二十.六%,較金融海嘯前的二十三%以上,明顯下滑。尤其,主計總處雖然上修今年民間投資成長率至一.九五%,但此一成長率是近五年最低。投資動能疲弱,勢必影響就業、薪資的提升,導致經濟成長停滯。換言之,國家經濟能不能維持成長力道,投資動能是重要關鍵。而廠商之所以不願擴大投資,一方面是大環境不景氣,廠商對未來缺乏信心,因此寧可握有現金因應景氣變化;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廠商自身產品競爭力弱化,逐漸被市場淘汰,則生產規模萎縮,維持現有營運已是艱困挑戰,遑論擴大投資。

最嚴重的是,政府並未盡到促進經濟成長的責任,政策、法規未能發揮配套作用,規劃產業發展大方向,給予企業明確的指引,再以政策優惠激勵廠商轉型,因此企業即使有意擴大投資,亦找不到方向與出路。尤有甚者,在執行面上無法有效解決所謂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等問題,另於環保議題上,也沒有明確的審核規範與時程,未能以公權力排除不當的干擾,使得重大投資往往面臨種種非經濟因素的風險,延宕不決。尤其,近年台灣社會被民粹綁架,無論中央或地方政治人物皆受制於選票的制約,在重大決策上不敢以國家整體利益作考量,反而受到少數偏執人士左右,對無理違法的抗爭,更常順從其要求。而投資一旦引發圖利財團、破壞環境或影響居民的健康與生活爭議,大都無疾而終。此種不確定性對於企業長遠投資衝擊甚大,乃是營運最大風險所在,因此造成民間投資卻步。

再談對製造業的態度。美國儘管在網路、電商、自動化、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創產業領先全球,但川普基於改善藍領勞工的就業與所得,仍積極拉攏製造業回流或擴大投資,除了鴻海表態之外,台塑集團對美國的擴大投資係以百億美元計。但是,台灣似乎只會空喊一些扶植新創產業口號,實際對製造業的回流與投資並不重視。其實,台灣產業以代工為主,在全球供應鏈居樞紐地位,擁有成功的產業發展經驗。如今雖然標榜走向創新產業,以尋求轉型與出路,但是,若能在既有硬體製造的基礎上再求技術的精進與規模的擴大,無疑可以發揮事半功倍的功效。而製造業的投資,帶來的就業機會遠遠超過其他產業,對於改善工作機會與薪資最具效果。小英政府實在應該正視製造業在台灣的復興。

冷冰冰,是政府對待投資與製造業的態度。戴正吳反映的不是夏普的個案,而是台灣整體投資環境惡化的現象。檢討起來,小英政府最欠缺系統性整合與執行力,導致一些政策目標好似文青的浪漫想像,執政一年過去了,仍看不到成效,人民便由期待轉為不耐,最後怨懟四起,不但傷害了小英政府更傷害了台灣。但是,由官方對戴正吳感嘆的八股回應,更可看出政府仍未了解台灣投資低迷的嚴重性,更不知道解決方案何在?這不但是小英政府的危機,更是台灣的危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