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青年論政》陳添枝,總統的話你有在聽嗎?

談檔案局的政治檔案「表面開放,實則阻礙」

◎ 陳昱齊

蔡英文總統剛宣示會啟動新一波的「政治檔案整理計畫」,主要負責單位是國發會之下的檔案局,但一日國發會主委陳添枝到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時,其提供的口頭報告總共十五頁,完全沒有提到這個計畫,書面報告二十二頁,也僅有半頁提到檔案局業務,但完全沒有提到政治檔案的徵集與開放問題。業務報告是要說明該機關未來施政重點,顯然國發會不認為轉型正義與他們有關,這是個嚴重問題。

針對外界關心的檔案開放問題,檔案局局長林秋燕表示,根據規定,只要滿三十年,檔案已解密,檔案局都可以提供,不會拒絕民眾調閱。

林局長這句話只說對一半!她沒有說的是,現行的檔案審核程序,讓檔案應用變得很困難。困難的地方倒不是「申請流程複雜」,申請程序事實上還頗為便利(用自然人憑證還可線上申請),而是後續審核等待時間過久。

幾乎所有研究者都在抱怨,申請一個檔案,經常兩、三個月沒下文,不然就是先核准閱覽幾件(以符合檔案法的期限規定),接下來就是無止盡的等待。

檔案局的說法是人力有限,但這不該成為藉口。因為檔案局一方面鼓勵檔案應用,到校園宣導檔案申請,還舉辦論文競賽獎勵,但實際上卻阻礙檔案應用,更不用提學界相當頭痛的個資遮掩問題,個資應該受到保護沒錯,但年代久遠的檔案應有不同標準,不應將有限人力都投入個資遮掩的工作上。

檔案的徵集與整理,只是轉型正義探究真相的第一步,「研究」才是核心,若檔案開放充滿重重障礙,也就難以吸引研究者投身其中。筆者具體建議,未來檔案局應將檔案儘可能上網公開,並增加人力,加速審核流程,創造有利的研究環境,否則,徵集再多檔案也只能躺在庫房裡,無法成為真相探究的助力。(作者為文史工作者,台北市民)

「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藍綠成績單

◎ 黃如輝

坦白說,民進黨二次執政,對於二二八事件相關檔案、史料的開放步調,台灣社會普遍仍嫌速度太慢。只是,當國民黨「提醒」執政黨,二二八事件不該成為民進黨的提款機,我們就不免要反問:「國民黨又對二二八事件做了什麼?」

例如日前貴報報導陳儀向蔣介石請兵的電文公布,民進黨第一次執政出版十六冊《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再次執政又出版六冊,總計二十四冊。國民黨動輒抨擊民進黨成為二二八事件的「受益者」,那國民黨執政的八年期間,為何檔案彙編不曾出版過一本?馬英九前總統為二二八事件的反思,恐怕也只是嘴巴說說,根本禁不起這二十四冊檔案彙編的考驗。

奉勸國民黨,與其擔心,不如也開放國民黨史,更可趁此機會釐清台灣省黨部與三民主義青年團在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如果國民黨始終認為,蔣介石不應負起二二八事件的責任,那就開放黨史接受各界檢驗,才叫正大光明。與其躲藏、試圖掩蓋,不如光明磊落接受檢驗,否則就是國民黨陷蔣介石於不義,並讓自身陷在泥淖中難以自拔。(作者為淡江大學歷史所碩士,嘉義縣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