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笛
近日多家民調顯示,台灣社會的國族認同在蔡英文執政的近兩年來,反倒弔詭地呈現和前幾年相反的趨勢:民進黨執政時期,自認為是「台灣人」的比例出現微幅下滑,而「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簡稱「兩者都是」)則稍微增加。這和不少紅藍綠多方觀察家之前認為綠色執政必然導致台灣人認同持續高漲的預測大異其趣。
本文認為從大方向來看,可以說台灣社會的國族認同分佈回歸了太陽花運動前的基本盤。
此外,國族認同出現了兩個明顯趨勢:
一、「台灣人」和「兩者都是」兩組認同進入零和關係,「中國人」認同似乎逐漸邊緣化。
二、造成此波國族認同趨勢的主要變數是泛藍支持者的鬆動,近年趨勢也是泛藍支持者比泛綠支持者更容易在「台灣人」和「兩者都是」兩者之間浮動。
邁入 2018,多家民調組織開展年終回顧的國族認同民調,本文參考了天下雜誌年度國情調查、政大選舉中心重要政治態度分布趨勢圖、以及杜克大學牛銘實教授主持的年度台灣國安調查等三家民調。 各家民調的數據之間雖然,但是從大方向來看,各家民調一致的總體趨勢是自從蔡英文執政近兩年來,「台灣人」認同的比例稍微減少 4-5個百分點,而「兩者都是」的比例提高 4-5個百分點。
天下雜誌(2016-2017)
政大選舉研究中心(1992-2007)
杜克大學牛銘實教授的研究 (2016-2017,見菜市場政治學陳方隅的精彩討論)
「台灣人」認同的狂飆進入盤整期
參照這三家民調的圖表,可能反應之一是看到影子就放槍,大驚小怪地宣告台灣認同已經進入死巷,日後只能日漸敗退;可能反應之二是直接否認,歸咎於統計誤差或著是機構效應,總之認為數字不可信。
真相或許在兩者之間,例如這可能是「假陽性反應」(false positive),即,一方面接受台灣人認同近兩年的確有減少,但是二方面同時接受前幾年只是「虛胖」,現在只是回歸正常值。
我們若先放下《天下雜誌》的「台灣人認同度創5年新低」的聳動標題,便會發現2017年底的國族認同數據跟 2014年(太陽花)的數據幾乎一模一樣。那麼,與其解讀成2017的台灣人認同發生暴跌,也可以換一個角度看,解讀成是「後太陽花時期」的短暫加成期(outlier)結束了。國族認同的基本盤沒有傷筋動骨,只是加分題沒了。
例如2014-2016的台灣人認同創下新高,或許只是因為少部分人因太陽花運動後的台灣人認同高漲的社會氛圍,或因兩岸關係平穩多年而從隱性「兩者都是」變為顯性的「台灣人」認同,或是不滿馬政府,而出現的短期性「假性近視」。一旦這幾種變量(加分題)改變,他們的認同也就隨之變回去。太陽花後許多觀察家,或欣喜(泛綠),或憂慮(藍、紅),都曾宣稱隨著「天然獨」世代的茁壯,台灣人認同水漲船高的趨勢再不可逆,如今看來稍嫌慶祝或擔憂得太早。
太陽花後許多觀察家,或欣喜(泛綠),或憂慮(藍、紅),都曾宣稱隨著「天然獨」世代的茁壯,台灣人認同水漲船高的趨勢再不可逆,如今看來稍嫌慶祝或擔憂得太早。(AP)
泛藍認同者的國族認同彈性比較大
第二項趨勢是,三家民調都顯示近兩年「台灣人」和「兩組都是」兩組選項已經進入「零和遊戲」關係(zero-sum game),前者增則後者減,或是前者減則後者增,而且幅度大致相當。例如杜克大學民調顯示台灣人認同降低了 5.6% (59.7→54.1),同時期「兩者都是」則增加了 5.3% (36.1→41.4)。
「台灣人」和「兩組都是」兩個選項形成零和關係也就代表著「中國人」認同已經日漸邊緣化,和另外兩個選項脫鉤。從上面三家民調研究的趨勢圖可以看得出來,無論「台灣人」認同或「兩者都是」是增或減,基本上都是它們兩者之間的事情。即便這兩者減少,「中國人」認同的獲利也極為有限。
那麼,近兩年來從自認是「台灣人」轉為「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主要是那些人呢?
從民調可以看出,改變的主要是泛藍支持者。因此可以得出第三點觀察:泛藍認同者的搖擺性(也可以稱為「自主性」)比綠營認同者為高。 從杜克大學研究可以看出,從 2016到2017年,泛藍認同者中,「台灣人」認同者減少了 10.6%(從 37.0 減到 26.4%,大約三成減幅),同時期「兩者都是」則增加了 8.5%。 相對的,泛綠認同者變動極小,無論是「台灣人」或「兩者都是」,變動幅度都只在 3%上下。
泛藍認同者近年為何在國族認同上可變動性比較高?在這幾份民調似乎沒有做後續追問原因的情況下,不容易下結論。日後設計民調,或許可以朝著「兩岸避險」、「心理/主體安全需求」、「反執政黨情緒的出口」等方向去建構後續追問問題,以助於找出主要理由。
例如,或許是因為隨著近兩年來兩岸關係緊張,媒體屢次熱議北京或將設下武力統一台灣時間表等等,部分在太陽花後一度轉為台灣認同的泛藍認同者,可能下意識從「台灣人」改為「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他們透過強調他們其實「也是中國人」,而在「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宣示中,得到心理安全感。
同樣的,也不排除部分泛藍支持者並不是認同真的改變,而是純粹對於蔡英文政府的施政感到不滿。既然民進黨主張「台灣人」認同,那麼部分泛藍認同者從「台灣人」認同改為主張「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便成為與蔡政府劃清心理界線(distancing)的一個象徵性動作。
北京對台政策奏效
在政策面,這幾分民調從側面證實了北京對台拉高兩岸關係緊張的政策可能有一定的效果,因為不論是藍是綠,近兩年的趨勢都是「台灣人」認同減少。也就是說,北京的嚇阻策略到目前為止屬於利大於弊,激發出的扈從主義順從情緒(accommodationism)大於反抗情緒或精誠團結於執政黨政策立場的情緒(rally around the flag):《天下雜誌》的民調即顯示,2016-2017期間,支持「一定條件下統一」的比率大約提高了 6%。
引用《天下雜誌》製表(2016-2017)
北京只在一個政黨群體中有明顯引出比較多的反抗情緒,那就是時代力量。時力支持者的「台灣人」認同從前年的70.6% 暴增到去年底的 93.2%。數據顯示兩成多的時代力量受訪者的政治認同從彈性的「兩者都是」被激化成排他性的「台灣人」認同。(由於時代力量佔受訪者比例在2016和 2017年都佔約 5.2%,所以更可能是原有支持者被刺激之後平均純度提高了;如果是因為原本時代力量中的「兩者都是」認同者逃離時代力量,導致只有「台灣」認同的留下來,那麼時力支持者的樣本比例應該會減少-但是它沒有。)
杜克大學牛銘實教授民調,作者參考陳方隅整理製表。
做為結論,以北京的角度來看,上列分析意味著對台嚇阻路線應該要再持續一段時間。一來北京「硬的更硬」路線的確已經有效嚇阻「台灣人」認同的增長,有效的政策自然要持續。二來,在政治現實上來看,蔡英文政府近來民調不盡如人意,北京也缺乏改弦易轍,對蔡伸出橄欖枝的誘因。
對於台灣來說,若是這些趨勢能夠讓北京總結出「嚇阻路線有效」、「時間是站在北京這一邊的」、以及「原本擔心太陽花運動後台灣人認同增長將成為永遠不可逆的歷史趨勢(接近滿足2005年反分裂法的動武條件之一),現在看來是過慮了」的結論,那麼北京至少在中短期內沒有軍事促統的必要,兩岸不致於擦槍走火。其次,藍綠各黨皆無須對於國族認同的一時增減而大驚小怪,畢竟近年的民調趨勢可能只是代表回歸正常(太陽花前的基本盤),還沒有充分證據證實是新趨勢的開始(即台灣人認同持續逐年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