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南風新生代》新住民母語教育:有高度的視野,和有內涵的態度

學習語言,或許不是因為這是可以招定生死的王牌技能,但至少是展現和善與誠意的表現。

政大財政系/陳品心 

根據內政部統計,民國104年6月底在台灣的外籍人士(不含中國大陸)共有77萬5千多人,其中86%來自東南亞國家,以身份別來說,外籍移工所佔的比例最高。本篇關於新住民母語教育的側重角度依功能來分,在商業、經政方面看的是「東南亞」語言的性質;在「友善文化環境經營」的課題則談新住民「母語」的意義與影響。

文章從「東南亞語言人才能為社會帶來什麼?」作切入,試著描繪台灣現在較少注意到的細節,以及未來值得想像的社會氛圍。

語言人才應該主要發揮三個功能:翻譯、傳播文化、創作。當今的台灣社會,最大的需求是翻譯人才;而「傳播文化」對台灣來說是最具長遠利益,所帶來的附加價值是:「打造台灣社會對於異文化的友善環境」,也是台灣邁向一個健全民主國家所需要的條件;最後,關於「創作」,筆者認為台灣的新住民母語教育不是為了培養一代文豪,況且系統性教育也難培養出這類人才。

「打造台灣社會對於異文化的友善環境」,也是台灣邁向一個健全民主國家所需要的條件。(資料照,記者張安蕎攝)

翻譯:在商要能溝通當地市場

翻譯人才用途需根據領域而做細分,對外多用在台灣和東南亞國家之間的政商關係,對內則用於和東南亞移民、工的內政管理。首先,從事政商關係的語言人才,最重要是能以外語協助主客雙方順利溝通且達到協商目的。因為學習語言的用途明確:學會商用東南亞語。所以應該系統化訓練,又因為脫離日常用語範圍,故需要特別訓練。筆者認為這該由高中職以上,含大專院校體系來提供資源,讓想培養這項技能的人,不管是台灣人還是新住民第二代都能找到學習管道。

這類人才能帶來的效益與延續期間視產業布局與眼光而定。

例如,德國於2013年喊出了「工業4.0」:未來商家比拚商業模式,產品依消費者需求而開發,產品本身不過是服務的載體。常見體現這一概念的例子,是運用物聯網時時偵測產品品質,提供災害預防的服務。依產業發展趨勢看,筆者覺得若只將東南亞商業語言人才用於勞力密集產業,目標不過運用東南亞較便宜的勞力做代工,只能帶來短暫又微薄的效益,理由有三:

第一,觀點落後還停留於「工業3.0」:資訊化、自動化。第二,工業4.0與新南向政策有許多類似概念,舉一反三後可一魚多吃;新南向政策希望產業去東南亞延伸內需市場,不就和工業4.0要依消費者需求開發產品相似?

再者,政策希望台灣和東南亞之間的關係,能從單向投資轉成經貿、教育、觀光等領域的雙向交流。

若只將東南亞商業語言人才用於勞力密集產業,目標不過運用東南亞較便宜的勞力做代工,只能帶來短暫又微薄的效益。(EPA)

第三,工業4.0不一定要經過工業3.0才能達到,資本不會是工業4.0取得創意的阻礙。東南亞不是只有低技術勞力,還有高階人才和豐富且稀有的天然資源。台灣資方可到東南亞找人才,跟掌握東南亞天然資源或技術的廠商合作研發或接單。若產業佈局眼光以此為前提,具備東南亞語言才會是更為關鍵的專長。

筆者認為,企業需要的東南亞人才,最看重的是其對東南亞市場的瞭解:根據其人在東南亞實際生活經驗所觀察到的問題、提出的獨到解決辦法,讓企業開拓東南亞市場。此外,東南亞各國宗教、文化、民族性、消費習性大不同,想開發東南亞的內需市場需個別「對症下藥」。以此為前提,東南亞語言發揮「溝通當地市場」的重要性。新住民第二代相較來自父母家鄉的留學生,或者是東南亞在地的人才,其優勢是能做雙邊的溝通橋樑,而其若想擔當這種角色的關鍵條件則在於是否深刻了解自己父母家鄉的文化與社會?也就是,除了語言這項基本技能之外,新住民第二代是否具備對父/母家鄉的專業知識,或能夠從父母的經驗中去瞭解、掌握對東南亞市場的知識。

翻譯:對內要能聽到社會成員的需求

翻譯,就是協助溝通,保證雙方都能聽到彼此的聲音,進而形成共識。筆者從東南亞移工訴說其心聲的書籍:《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中,看到警政體系欠缺翻譯人才的問題。目前在台灣的東南亞籍人士有74.7%是移工,他們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面對權益糾紛時無法向最基層的警察申訴、求救。尤其當警察找不到翻譯時,他們就只能聽台灣資方的說詞,於是移工的聲音被埋沒了。

移工之外,或許新住民與人民保母間也有隔閡。於是,溝通的障礙成了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因此,筆者認為可以獎勵現任警察進修東南亞語,或建立完善且有效的通譯人員資料庫,尤其是轄區擁有較多新住民的單位,可招聘有能力協助警方和東南亞移民、工溝通的翻譯,並在未來招考警察時增設此缺。

台灣人口結構高齡化,雖然想培養自己的長照人才,但這個計畫喊了多年依然不見成效。台灣需要外援,不僅因為培養自己的長照人才需要時間、有過渡期,更因為台灣老年人口非常多,不但過渡期會有供不應求的狀況,現在更是早有此現象且情況嚴重。因此,在中長期的未來,移民、工們所面對的問題就不是睜一眼閉一眼就能算了的事。

目前在台灣的東南亞籍人士有74.7%是移工,他們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面對權益糾紛時無法向最基層的警察申訴、求救。。圖為台中市社會局安排新住民參加通譯人員的培訓。(記者蘇金鳳攝)

傳播:文化教人分享與包容

筆者認為語言能帶領人去理解一個文化看待人、事、物的思維。一個簡單的字詞就可以讓人體會到另一個文化的理念,或者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因此,筆者很看重在母語教學過程中可產生的附加價值:「形成友善異文化的環境」。新住民母語教學的終極目標該是讓台灣成為一個真正對異國文化友善包容的社會。以此點出發,筆者推薦新住民母語在小學推動,先從最基層開始,讓台灣社會未來的成員打開心胸、學習包容。筆者還希望在小學推動母語教育,定位是「向孩童介紹異國文化」的活動,而不是要揹負「傳承文化」的沉重包袱。因此,這個活動不像翻譯需要具有一定知識水準的老師,全體新住民都可來當導師。最理想的教學方式為:在介紹字詞時,新住民老師進一步向孩子們講述自身有關該字詞的經驗,關於「魚」的、關於「笑」的……等。透過故事來學習一個語言,有趣的學習過程使人記憶更為深刻!至於學生方面,學校應開放所有孩子一起上同伴的母語課,讓有不同背景的孩子們建立起「彼此分享趣事」的玩伴關係。

如果要在學校進行,有兩點筆者的親身體會希望執行單位可以注意:不要放在第八節課!不要分語言類別讓孩子挑!

首先要避免母語教育被當作可有可無的課,那通常指必修或主科以外的課。針對這點,筆者認為「母語課程和社會科融合是一個不錯的方向」。另外,若將母語課程設定為文化的介紹與分享,不同母語背景的孩子可以一起學各種語言,小孩子對於語言只要有大概認識即可。不能說孩子學了母語就傳承了父/母親的根。傳承文化是一個進階的專業課程,要由家庭來做;而學校適合、可以提供的是通識課,主要目的是營造一個包容不同文化的友善社會,甚至是讓新住民有自信並樂於和孩子、伴侶、親戚分享自己的社會、文化經驗。

不僅是因為台灣人口組成有變,更因如今是全球化時代,所以我們的社會及文化要做好融入東南亞新元素的準備。希望未來的台灣人在島內可以和新住民與移工和諧相處;出了島,能和東南亞各國的夥伴交流與合作。學習語言,或許不是因為這是可以招定生死的王牌技能,但至少是展現和善與誠意的表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