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嗣捷/國立政治大學外交所碩士生
台灣與東南亞的關係始終處於政治冷靜、經濟與社會交流熱絡的氣氛,從冷戰期間到今天,這樣的結構並沒有顯著的改變。唯一的不同在於,人與人之間的自然交流,早已超越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正式邦誼,而這些跨國人際網絡的維繫與擴散,成為台灣今天之所與仍保持與東南亞國家及社會密切關係的重要資產。
其中,台灣與新加坡之間的關係,更是特別。對於我而言,多年後回想,我才發現這也許是台灣與新加坡兩國領導人在那個年代刻意建立的情誼,但對當時的我來說,則是擁有了第二家園。
我的第二家園
新加坡是我第一個真正有意識之後離開家裡的目的地,我不擔心也不緊張,我總覺得都是講中文的華人沒什麼好讓我害怕的,因為大膽,我在高中一年級,16歲的時候前往新加坡去當交換學生。
那是一個兩年的交換學生計畫,新加坡選擇最好的前五名高中,而在台灣則是由台北市的五所公立高中輪流選派學生出訪。台星雙方會讓學生配對,由一位新加坡學生專門照顧一位台灣學生,那時的他就是我的「Buddy」(兄弟),負責接待我,而我也寄居在他家中,與新加坡的家庭一起生活。
筆者於16歲高一時,前往新加坡去當交換學生。多年後回想,才發現這也許是台灣與新加坡兩國領導人在那個年代刻意建立的情誼。(Wolfgang Sladkowski www.aseannewsnetwork.com/AseanPhotos/singapore-photo-library/singapore-merlion/)
猶記當時我初入華僑中學,為新加坡排名前茅的中學,學校以治學嚴謹、學生傑出表現為特色,更被稱為獎學金的搖籃。當時有人告訴我,這個計畫有特別的意義,這些被選上的學生除了家境優渥,或者父母在政經界有一席之地外,未來都將成為國家的菁英。
這是一個有趣的配對,有的組合當然成功,也有的組合慘澹的失敗收場。我是幸運的,我的Buddy來自一個非常典型傳統的華人家庭,Home爸Home媽非常在意成績,日常生活也甚為嚴謹,不讓我們到小印度區,因為在過去那是個傳統新加坡華人認為危險的地方。在新加坡的日子裡,日常生活極為規律且變化不大,華人的習俗與節日大多與台灣雷同,並沒有適應不良的現象。
在地生活的差異與調適
交換學生的日子久了,我開始發現我們跟學校裡的其他外籍學生不同,學校裡有來自美國、日本的交流學生,有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我們必須隨班上課、跟上學校進度、住在當地家庭。隱隱約約中,我們似乎被提醒,自己屬於這個以華人為主的社會,我們必須融入當地而非走馬看花。
台灣與新加坡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差別。在台灣,授課教師很少在課堂點學生回答問題,而學生亦鮮少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與老師辯論。校園生活中的制服與髮型在學校解除禁令後更是不成問題。在新加坡,校園生活截然不同。授課教師不僅經常要求學生表達意見,更會因為我回答的不夠完整或者預習不足,甚至上課睡著,而被狠狠地責備。髮型基本上更是嚴格規定,耳上三公分的要求隨著學校每個月由老師拿著鐵尺嚴厲的把關而務必執行。種種壓力與全英文的課程,常讓我覺得快喘不過氣來,甚至一度想放棄回台灣。
儘管從書本裡、媒體中很容易見到新加坡的人口是由四大種族和平穩定地共存,但年輕的我卻仍有很多說不出口的疑問,譬如,為什麼我不能到小印度去?為什麼菁英學校中華人還是多數?又為何捷運或者公車一定得整整齊齊地將四種語言並列,好像誰也不比誰重要,誰也不比誰優越?這到底是和諧的美麗平衡還是一觸即發的恐怖平衡?坦白說,這個疑問至今我仍然無法解開,也或許這個疑問在新加坡根本不會被討論。
新加坡各式標示整整齊齊地將四種語言並列,這到底是和諧的美麗平衡還是一觸即發的恐怖平衡?(By Skirtick,wikimedia.org)
8月9日是新加坡的國慶日,那一天讓我真正地認識新加坡,在某種程度上也形塑了當時的我對於這個國家的特殊認同。每年的國慶日,政府傾全國之力辦理各項活動,無論是歌唱節目或舞蹈的編排以及軍力展現,代表著國家的驕傲以及以國家為榮的意識。不可否認地,大多數的新加坡人均以身為新加坡人為傲。那時的我不禁納悶,台灣的國慶似乎逐漸為人民所淡忘,國慶日對於我們而言,除了放假,還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從人際友誼到國際邦誼
我記得在離開新加坡的最後一天,我曾經問過我的Buddy,未來我們會經常聯絡嗎?我們未來的工作與志向會是什麼?台灣跟新加坡的未來關係又將何去何從?我記得當時他的夢想是當一位醫生,而我則是立志朝外交官的目標前進。記得那段對話開始之後的無數段對話中,我們都在思考與幻想兩國的關係匯不匯因為我們兩人的緊密友誼而可能有所改變?
已故的李光耀先生是訪問台灣次數最高的國家領導人,他跟蔣經國的友誼更是史無前例。其實,我們只是台灣與新加坡成千上萬組雙邊關係的一個環節,這反映了台灣與新加坡領導人之間的緊密友誼。
時光飛逝,從我進入華僑中學的大門迄今已超過10年,我的Buddy拿了全額獎學到從英國頂尖大學念書,畢業後回到星國政府工作。就如同當時的情境一樣,接待我們的新加坡學生幾乎都成為國家的菁英,而我們也信守承諾,幾乎兩年見面一次,維持緊密友誼。
如果有一天我們恰巧有機會面對甚至從事與台-新關係發展相關的工作,我們會不會因為過去的人際情誼而給予彼此支持?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這也許就是過去的領導人早已預期的計畫成果,因為人跟人之間能夠交織出的合作網絡與互動關係充滿無限可能,這也將促成台灣與新加坡更緊密的雙邊邦誼。
我所參加的計畫,每年雙方選定40至50位學生交換,30多年來大概也培養了1,500多對組合關係。我常常在想,這麼多人裡如果再出現幾對未來的政府領導人,臺灣與新加坡的關係將會有什麼樣的改變?未來的路向是不是會更不同?
已故的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中)是訪問台灣次數最高的國家領導人。(維基共享)
「以民為本」的台灣新南向政策
台灣推動的南向政策不只一次,政策的口號極其豐富,也有一定的成果。在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同時,我們必須要謹慎思考,究竟這些往南前行的政策到底是為了應對兩岸關係的低盪情勢而尋找新的市場?還是我們真心想親近我們的鄰居,共同應對亞洲風起雲湧的種種挑戰?臺灣的國際處境特殊,正因為特殊,各種關係的經營更顯得特別。若要以金錢、國力、資源來填充新南向政策的「子彈」,我們無法與早就深入影響東南亞的中國大陸、日本與韓國抗衡,那我們的特色在哪裡?
我想,人力資源與人際關係應該是台灣邁向東南亞的新起點。
2016年1月1日,東協共同體(ASEAN Community)正式啟動,同時也象徵東南亞推動將近五十年的區域整合已經建立了完備的架構。依據東協所提出的2025年願景,政治安全、經濟及社會文化三大藍圖,都將以實現「以規則為基礎、以民為本」(rules-based, people-oriented, people-centered)的未來為目標。
我特別喜歡「以民為本」的呼籲,或許這只是政治口號,但卻是台灣得以強化參與東南亞發展進程、深化與周邊社會共同願景的重要機會。在台灣社會,來自東南亞的新住民人數已經超過數十萬人,人,是台灣最美的風景,過去因為兼容並蓄,讓臺灣擁有豐富內涵的多元文化。現在,在台灣的新住民,更為在地社會注充沛的文化活水。
我想起過去的新加坡交換學生經驗,兩年在第二家園生活的過程裡,我對於新加坡產生了特別的感受。未來,數十萬在台灣生根發芽的新臺灣之子,會不會帶著台灣更美麗的文化果實走回母國,成為台灣與東南亞開展全新關係的支持力量呢?藉著人際關係所搭建的情誼,必然將使得兩國社會、政府的互動更加緊密。
我很幸運,在十年前參加了這個計畫,從此之後,新加坡對我來說,不再只是單純轉機或者旅遊的勝地,他是我第二個家。我也由衷地期盼,台灣與東南亞的未來能從「以民為本」的人才培育著手,建立起彼此共同的願景,讓台灣與東南亞國家及社會的未來關係能有無限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