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南亞觀察》【印度上下古今談】認識印度的建築系列之三

印度教寺廟是豐富多樣的,長方形、八角形、半圓形與不同類型的圓頂和大門等元素變化多端,但印度教寺廟仍然有許多共同的遵循之理念,在欣賞印度教建築之餘,值得理解。

吳德朗/台北印度愛樂中心創辦人

印度幅員遼闊、歷經不同民族的统冶,政權的更替、宗教的影響和建築材料及技術的提昇,產生不同的風格及融和的寺廟。其中最大的不同是北印度亞利安式的印度廟,及南印度泰米爾納德邦之達羅毗荼印度廟(南印度喀拉拉則以木造之印度廟居多)。其間建築風格结構有很大的不同,印度教寺廟是豐富多樣的,長方形、八角形、半圓形與不同類型的圓頂和大門等元素變化多端,但印度教寺廟仍然有許多共同的遵循之理念,在欣賞印度教建築之餘,值得理解。

印度教寺廟是豐富多樣的,長方形、八角形、半圓形與不同類型的圓頂和大門等元素變化多端。(作者提供)

在吠陀時代初始的印度教並沒有廟宇。主要崇拜是火神Agni。信徒會在露天平台點燃聖火,放上供品。雅利安人何時開始建廟宇則未確定,也許是來自偶像崇拜的結果。當代的印度教不強制要求一定得去寺廟祭拜──因為所有的印度教徒為了每天Puja(拜祭及儀式)所需,家中通常設置有一個神壇,放自己最崇敬的神像。教徒通常只有在宗教節日才會去寺廟祭拜,唱虔誠的歌曲和聖歌(bhajans'和'kirtans),至關人生重要婚禮和葬禮婚倒不常在寺廟舉行。

早期的寺廟都是在地信眾集資起造的,就地取材,富有地方特色。後來皇室大力介入,規模宏大的廟宇就成為凝聚人民意識力和象徵國力的地標。如今印度世界遺產,大都是這款建築物。歲月遞檀,寺廟的地位逐漸提高,它們不只是神的居所和神聖的聚會場所,也是信眾社群聚集精神能量的核心之地。寺廟通常建在風景如畫的地方,例如河岸上的山丘頂部洞窟或在海邊。較小的寺廟或露天神社則會建在任何醒目的地方,如在路邊,河邊,甚至在樹下。正所謂「山不在高,有廟則靈」,有莊嚴寺廟的城鎮名氣往往扶搖直上。如供奉濕婆神的查謨-克什米爾阿馬爾納特(Amarnath)洞窟,是印度教最神聖的朝聖地之一;北印度阿佑達亞(Ayodha) 聖城,是奎師那神出生地。從中印度的卡朱拉候(khajuraho)到東印度的太陽神廟(konark temple Oriya)再到南印度的馬哈巴利城(Mahabalipuram),都是印度非常負有盛名的廟宇。

印度幅員遼闊、歷經不同民族的统冶,政權的更替、宗教的影響和建築材料及技術的提昇,產生不同的風格及融和的寺廟。其中最大的不同是北印度亞利安式的印度廟,及南印度泰米爾納德邦之達羅毗荼印度廟(南印度喀拉拉則以木造之印度廟居多)。其間建築風格结構有很大的不同,印度教寺廟是豐富多樣的,長方形、八角形、半圓形與不同類型的圓頂和大門等元素變化多端,但印度教寺廟仍然有許多共同的遵循之理念,在欣賞印度教建築之餘,值得理解,分别介绍如下:

印度堪輿學(Maharishi Vastu Architecture

印度廟建築必需依據印度堪輿學:Vastu。(作者提供)

印度廟建築必需依據印度堪輿學:Vastu。梵語中的Vas一詞源於吠陀經《阿闥婆吠陀Atharva Veda》中的Sthapatya veda,意思是居所。印度堪輿學與中國的古典風水學概念有些相似之處。

錫哈拉(Shikhara

錫哈拉。(作者提供)

梵語翻譯字面上「山峰」。是指北印度的印度教寺廟中央神的神殿上塔的造型。錫哈拉之下最神聖的地方(sanctorum)裡供奉主神,錫哈拉造型突出,也等同印度教寺廟的標記。在南印度部稱為唯瑪納(宮殿vimana

郭普藍(Gopurams

郭普藍的意思是紀念塔,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紀。早期統治者建造郭普藍作為寺廟的外觀,在南印度及高棉吳哥窟建築都可以看到,通常建在寺廟的入口處和寺內。(作者提供)

瓜比軌哈(Garbhagriha

瓜比軌哈梵文原意為子宮,也是聖殿的內殿,神像被放置的神聖所在。多數寺廟中只有神廟祭司被允許進去,遊客不能進入瓜比軌哈。(作者提供)

舞蹈廳 (Nata-mandira

舞蹈廳(作者提供)

多數大型寺廟有一個大廳是舞蹈廳。此廳昔日是提供廟舞姬(Devadasis)表演敬神儀式舞蹈的地方,亦是觀看祭司執行儀式冥想、祈禱、念誦的活動廳堂。大廳通常裝飾著各種神像或神話故事的刻畫裝飾。

摇鐘(The Front Porch bell 

摇鐘(作者提供)

進入印度寺廟,首先會看見掛在天花板上的大鐘。每一個進入寺廟参拜的信徒都時搖鐘。這是印度教徒的傳統,參拜前搖鈴意味着將神明喚回,然後信徒才會行禱告、祈願。這個行為其實隱含了科學的意義,大鐘是由許多金屬,包括鉛,銅,鋅,鎳,鎘,錳,鉻等以最科學的方式製造,因此鐘聲能帶來大腦的和諧和舒緩。在搖鈴那一刻,大鐘會產生持續至少7秒的迴音,足夠觸摸身體的七個脈輪。鐘聲也能抵消心靈雜念或壓力,是非常符合人體意識狀態的設計。

淨身池(Bidet pool

若寺廟不在天然水源附近,寺廟前通常會挖建一個淡水池最為淨身之用,大小視廟的大小而定。水不僅被用於進入聖廟前儀式浴,也用在宗教儀式,以及保持寺廟地面乾淨。(作者提供)

敬拜走道(The Walkway

大多數印度寺廟會沿著廟牆建置走道,给善男信女向神敬拜時繞行。這是印度人入廟参拜必走之行程。(作者提供)

神廟祭司(Temple Priests

祭司被稱為“pujaris'或'purohits",這個詞來自梵語/印地文單詞。祭司是寺廟聘請來執行日常禮儀的專業人士,有微薄的薪資。傳統上,他們來自婆羅門或祭司種姓,但也有許多祭司並非婆羅門。

<下集待續>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南亞觀察 吳德朗:【印度上下古今談】Architecture in india認識印度的建築系列之三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