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名人奇論

■ 敏洪奎

恍似進入集體歇斯底里的紅衣群眾,在北市合力演出一場世所罕見、無以名之的多幕多景豪華怪劇,作為給市民的雙十厚禮,隆情盛誼著實可感。針對這樁事件,各方評論已多,本文僅就大家似未特加凸顯強調之處,略做簡單補充。

(一) 法律人的特性,應是思路清晰邏輯縝密,尤其是出語謹慎不讓人抓到小辮子,但馬市長在本次事件中的發言,似多未展現出此一特性。

依據馬市長所說,雙十動亂是起因於所謂第一家庭貪腐,他則是倒楣成為被殃及的池魚,換言之,若是總統順從所謂人民力量下台,動亂即不會出現。此語出自一位法律人之口,是很奇怪的事。

老實說,今天誰也不能斷言總統貪腐或清白。稍具民主觀念的人,都該知一切應待檢調結果揭曉,但馬市長的邏輯,似是只要有大批民眾鼓譟,總統就得識趣下台,頗似以政客名嘴代替共幹角色的變相公審。此例一旦成立,將來所有案件隨時都可能由「民意」決定,一切法律都名存實亡無人當一回事。不知這是否馬市長願見的局面。

馬市長把動亂歸罪於總統,是似有理而實無理。假定有若干黨員以似真似假指控要馬主席下台,否則就絕食至死,而馬主席自認橫遭構陷拒不去職,結果各該人一個個餓死,請問這該歸罪馬主席,還是該等黨員無理要脅才發生悲劇?馬主席若是屈服於勒索要脅而下台,他又如何以對廣大黨員交代?

(二)馬市長說紅衣群眾是人民不是敵人,必須細緻對待。他的前一句話誰都明白,是敵人早就機槍迫擊砲伺候了。後一句也大有問題,是犯法就依法處置,沒有什麼細緻粗糙這一套。至於所謂群眾人多警力有限,礙難嚴格執法之說,更令人聽到氣結。如此欠缺危機處理能力魄力的風雅名士,恐不甚適合政治生涯,還是早回學術界為上。

當然,若是馬市長是擔心深藍選票流失而不嚴格執法,一切就另當別論。但求萬全者往往無一全,面面討好結果,也可能是面面不討好而自食其果,願市長勉乎哉。

(三)施前輩又說,假如檢調辦案結論不合「民意」,他可能揮師包圍司法院。他這一創意,可說是民主政治里程上又一重大突破,具見其人思路非常人能及。此例一開,將來各黨各色群眾必能各以種種理由,去包圍各級政府機關,政府所有作為,也得先取得各路群眾認可,以免被「人民力量」包圍。如此則國人即能享得絕對自由,台灣也可望進入無政府理想境界矣,善哉。

(作者即《一個小市民的心聲》作者孤影)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