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泰元
中國功夫因李小龍而揚名於世,「功夫」的音譯kung fu確定成為英文的一員。日前因研究所需,看了李小龍的資料,才知道他在一九七二年的電影《精武門》中首度將雙截棍搬上銀幕。雙截棍的英文,以前常意譯為two-section cudgel(兩截式的短棍),但語言在變,最近幾乎一面倒,都用nunchaku(或簡稱為nunchuck)。
雙截棍的英文可能來自台語。(資料照,記者賴筱桐攝)
根據世界上最大、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所載,雙截棍nunchaku來自日文,追本溯源,最早指的是一種打穀脫粒用的木製農具,我推測此農具應是「連枷」。牛津指出,nunchaku這個日文並不是標準語,而是地域色彩濃厚的沖繩日語方言。
據考證,現代形式的雙截棍源自琉球。雙截棍的英文nunchaku來自琉球的沖繩日語ぬんちゃく(nunchyaku),此乃理所當然。「連枷」的日文是れんか(rinka),連枷這個名字顯然不是雙截棍的源頭。
讓人吃驚的是,牛津在文中進一步指出,這個nunchaku可能來自台語(probably from Taiwanese),反映的是「兩截棍」的台語發音。
「兩截棍」用台語來念,差不多是neng tsat kun,好像滿接近nunchaku的,然而真如牛津所說,nunchaku可能來自台語的「兩截棍」嗎?
牛津的「可能」,透露出這只是個猜測,還是個未經證實的看法。我做為台灣人當然高興,不過似乎還需要更多的證據,目前只能說「謝謝」了!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