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青年論政》檢討黃安的健保 才是台灣人精神

◎ 邱子安

黃安返台就醫,凸顯了健保上爭議的問題。(資料照,記者陳奕全攝)

黃安來台使用全民健保資源就醫,引起廣泛討論,因其媚共言論,有一股強勢意見認為黃安不夠格享受健保;不過,這也引起反論,認為醫療是人權,平等也是人權。難道健保給付黃安真是他的權利,理當如此嗎?

在法律層次,當然是的;但從建置全民健保的政策理念,實在頗值得懷疑。全民健保是一種社會保險,是國家考量人民有貧有弱,然而貧者未必全是個人責任,也有若干整體社會因素,為了平衡這種不平等,國家才站出來強做會頭,強迫人民都要納保。否則,國家如果只為醫療人權,只需要確保偏鄉院所不缺、不拒診病患即可。再看政府對無力繳交健保保費者頂多剪卡,不會強制追討保費,可知健保政策理念在拉平貧富。

像黃安,還有像中生、外生、僑民和台商的一些狀況,其個人貧富狀況與台灣社會無甚關聯,其貧者,可能要索討其母國的保護扶助;其富者,吾人也無理由迫其資助台灣的窮人。這類長期旅外、不生活在台灣卻納健保的人士,因法律設計缺乏細膩,而以相對相當低廉的保費享受健保給付,已經破壞了政策設計理念。這類人,若欠交保費,政府也缺乏強制手段追討。

對在台生活者而言,就算一時欠交健保保費,但考量長期不納保之不利益,就有理由參加此一平衡貧富的機制;但對專機回台享受健保者而言,先享受而不付費,實在是最理智的選擇,還可用依法行政之大纛為自己辯護。

健保是平衡人民貧富的重要社會政策工具,不是用來顯示台灣人重視平等或心胸寬大的門面。若健保跨了,這些來台旅客不用承受,慘的可是我們台灣人。

台灣人是海洋民族,在我們血脈中的性格是務實、犯難、冒險,拒絕這種貌似平等、擺流水席的慷慨姿態,對台灣人的驕傲實在一點損失也沒有。台灣人是在世界競爭的險惡中險中求生的水手,互相扶持對抗風浪的精神。在健保上,這個時刻來更細膩地檢討這些非生活、存附於台灣社會者的納保資格、保費,反而更能彰顯台灣人的精神。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公共行政組學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