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悠遊卡‧黃虎旗‧姚文棟

◎ 黃子岸

國立台灣博物館視為鎮館之寶的「藍地黃虎旗」,上週通過審議,獲得「國寶」身分,台博館並將與悠遊卡公司共同發行限量紀念套卡。這件事頗為新鮮。若我提問,哪一位大使曾舉著黃虎國旗出國?一定讓人莫名其妙。其實,確實有一位台灣大使舉著黃虎國旗出國,他的名字是姚文棟。

一八九五年三月二十六日日軍攻佔澎湖,但中日兩國簽訂的停戰條約所列停戰區獨漏澎湖,五月八日中日兩國簽訂馬關和約漢文約本規定中國將管理台灣及澎湖列島之權永遠讓給日本後,日文版則規定清國將台澎主權永遠讓給日本,新聞媒體報導僅據日文版內容,這件不公不義的割地案立即引起台灣全民公憤,尤其是中日兩國外交當局皆故意閃避十九世紀國際法典保障殖民地人民獨立的權利(可參閱清同治版「萬國公法」,光緒版「公法會通」),狼狽為奸,雙方倉促進行割地交接事宜,更令識者不齒。

當時丘逢甲為在籍進士,關注時局突變,先在台中及苗栗一代籌組義軍發動復國大業,以黃虎旗為國旗,五月十五日帶領仕紳到台灣撫署向唐景崧表示,中日甲午一役與台灣無關,清廷無端以台灣及澎湖為棄地,台灣人民堅決反對,當場宣布「據為島國」。五月二十三日,全台紳民匯集台北城,發布「台灣民主國獨立宣言」,即日成立議院,並推舉上院及下院議員,院會並通過決議制定黃虎國旗。唐景崧表態歸順台灣民主國,拋棄中國籍,接受院會徵召為首任民主國總統。二十五日,唐景崧派遣遊說使姚文棟出使大清帝國,成為第一位舉黃虎國旗的台灣大使,開啟台海兩岸國際關係。這就是黃虎國旗的起源故事。

唐氏同日下令歸附民主國的清軍(以下稱新軍)各營砲台一律棄大清國旗,改掛黃虎國旗,效忠民主國。在南部的劉永福大將軍所帶黑旗軍各營出戰時,一律以黃虎國旗為前導。六月三日,日本天皇軍進襲基隆,所擄獲第一件戰利品,就是民主國新軍基隆砲台淪陷所遺下的新國旗。民主國國軍抗日聖戰至十月二十一日,共計一萬四千名英烈捐軀,在彰化八卦山上建有抗日烈士紀念碑及一面黃虎國旗供後人紀念。

(作者為退休外交人員,黃虎旗復國黨籌備會執行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