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收藏界的白色恐怖

◎ 邱桄水

憲兵進入民宅搜索白色恐怖時期文件。(取自網路)

憲兵進入民宅搜索白色恐怖時期文件,本人收藏文史文獻已二十幾年,目睹事件發生後,很多業界、收藏界的人士紛紛將網路上所販賣文物下架,也把家中的收藏品藏起來,更遑論展覽與研究了!圈子裡瀰漫著「文史收藏界的白色恐怖」氣氛!

筆者自收藏以來,認識了很多朋友,有些人花了數億元,收藏台灣的歷史文獻;更有些人不辭辛勞的跑遍全世界去收集,其收藏之豐富與用心,恐怕連一些政府單位都比不上!他們對台灣歷史文物的保存與研究,有著很大的貢獻,更對台灣歷史真相的發掘擔任重要的角色。

事件發生後,行政院長說對於流落在外的機密文獻要進行收集、掃描與存檔,供研究之用;國防部則說民眾要「自動繳回」到軍警處。我很想問問國防部,這些收藏人士花費巨資、耗費可觀心力的心血,有可能「自動」繳回嗎?我認為政府應該要更明確界定相關法令規範,並編列買回的預算,才可能行得通吧!

(作者為桃園市文物協會理事,國貿業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