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倒扁運動 不是新公民運動

■ 洪裕宏

健全的民主社會需要三股平衡發展的場域: 政治、市場與公民社會。政治場域包括政府、政黨及外圍組織;市場指商業場域,媒體挾龐大資本也屬於市場的一部分;公民社會則指政治與市場之外,自主與自發的、非政府及非政治的公民結社及獨立公民。簡單來說,只要有政治力或市場力介入,就不屬於公民社會。公民運動指由公民社會發動的運動,只要有政治力或市場力介入,就不是公民運動。

施明德所領導的倒扁運動自九月九日以來,至今已有三十二天了,今天更在進行所謂的「天下圍攻」的群眾運動。施自稱倒扁運動為新公民運動,許多媒體也這樣報導。其實倒扁運動從一開始就已嚴重扭曲,媒體(市場力)與政黨(政治力)直接介入,失去其公民運動的本質,成為政治力與市場力的角力場,成為赤裸裸的政治鬥爭。

媒體介入的證據太明顯了,不僅過度報導,一面倒地讚揚與美化倒扁運動,神化施明德,而且實質上在編導整齣倒扁大戲。媒體在整個事件中成為共謀者,並甘為倒扁戰報。報載若干電台將在「天下圍攻」群眾運動中充當倒扁總部的指揮台,嚴重違反廣電法。許多媒改團體努力推動媒體改造多年,看來是完全破功了。

倒扁運動可以滿月而不墜,除了媒體力挺外,若無政治力奧援,是不可能的事。從「天下圍攻」群眾運動在二十九個街口,都分配了國親二黨立委及市議員在場掌控來看,國親二黨真是挺到底、「夠義氣」。馬英九給了施明德「多少方便」,「環島遍地開花」有多少國親地方政客一路動員與暗助,馬英九明或暗地給了多少支持,大家都看在眼裡。宋楚瑜還贏得「夜間部主任」美名。若說倒扁運動沒有政黨動員,誰會相信?

雖然倒扁總部決策層有些人長期從事社會運動,很遺憾地它一開始就接受國親二黨力量的介入,也沈溺在媒體的神話中,徹底地顛覆了公民運動的本質,背離了公民社會。因為媒體(市場力)與政黨(政治力)直接介入,使倒扁運動變質,「反貪腐」的訴求成為朝野政治鬥爭的工具,激起泛綠群眾的反彈,導致社會的裂解與對立。以顏色傳播仇恨的情緒,到頭來沒有人是贏家,整個社會付出高昂的代價,要抹平這傷痕,又需要多少心力與時間呢?更令人痛心的是,這一場自稱為新公民運動的倒扁運動,帶來的是公民社會的挫敗與民主的倒退。

(作者為廿一世紀憲改聯盟總召集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