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群眾運動不能否決司法的偵查結論

日前喧騰一時的SOGO禮券案正式偵查終結,檢察官以查無實據、未涉不法,對總統夫人吳淑珍部分予以簽結,引起藍營與倒扁陣營的強烈批評與質疑。倒扁活動總指揮施明德痛批,「送錢的有罪,拿錢的卻無罪」,司法根本已經死了,人民不能再信任檢調單位,他並呼籲兩百萬人同時站出來,參加十月十日「天下圍攻」包圍總統府;此外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也表示,他擔心外界對於這個案子的看法,與司法機關有距離,可能會再引發社會不安定的因素。施、馬是倒扁的指標性人物,兩人的發言凸顯台灣社會在政黨惡鬥之下,敵對陣營之間的互信已經蕩然無存,這種偏執心態是否引發台灣社會的衝突,令人憂心。

施明德主導的倒扁活動,縱然冠上「反貪」的帽子,其實目的只在倒扁而已。我們提出這樣的批評絕非毫無根據的抹黑,而是客觀分析倒扁陣營的活動所得到的結論。其實,反貪腐的訴求,必然得到絕大多數人的認同,乃不分黨派與族群,全民共同聲討貪官污吏。易言之,反貪腐的訴求具有很高的正當性。然而,觀察當前所謂的反貪運動,卻不免令人產生種種疑竇。

首先,多數參與者的成分堪稱「紅皮藍骨」,此一倒扁運動的本質是一群藍營群眾集結在少數原綠營過氣政客的旗幟下,以遂行「以綠制綠」的圖謀,因此主辦者所稱參加者不分黨派、藍綠與族群,只是假相。其次,反貪腐本應針對普遍的現象,凡是貪腐者都應該加以反對,令人不解的是,施明德的反貪腐行動,似乎只是針對陳水扁總統一個人。除了「阿扁下台」,其他貪腐現象不管是大貪或小貪,不管是存在已久的國民黨不當黨產,或現今涉及貪瀆遭到起訴的行政首長、民代,甚至一些涉嫌掏空台灣而潛逃國外的通緝犯等等,施明德之流皆視而不見。因此,施明德率領紅衫軍到全台「遍地開花」,寧可冒著衝突危險而直搗南部綠營票倉,卻放過部分涉案的藍營縣市長,而未前去抗議要求彼等下台。即此一端,施明德所謂反貪腐的真正目的,已經昭然若揭,無法再以不分黨派、藍綠與族群而掩人耳目了。

尤要者,為達成反貪腐的目標,應建立完備的陽光法案,以及檢討現行的不當慣例。要打擊貪官污吏,必須有廉政局或獨立檢察官的設置,才能擺脫政治壓力,獨立辦案,以達到整飭政壇風氣的目的。而近來有關陳水扁總統國務機要費與台北市長馬英九的特支費爭議,以及昨日綠營立委揭發的連戰副總統任內曾將國務機要費當特別費使用等,是否涉及弊案,檢調仍在調查之中,但是杜絕弊端的根本方法,尤在建立一套合法合情合理的制度,以供行政主管遵循,而不致誤蹈法網。

總之,反貪腐乃是一項全面性的改革運動,而非緊咬著特定人不放,似乎只要某人下台,台灣就可成為風清弊絕,所有官員都懂得禮義廉恥的國度。尤其,反貪腐的成敗關鍵,在於建立制度,尊重司法,不是搞革命、搞鬥爭,甚至搞全國大罷工,讓台灣陷入遍地烽火的險境。如果司法調查結論不符合藍營的預設立場,施馬等人便否定司法的公信力,揚言發動群眾抗爭,或恐嚇罷免將一提再提,不達目的絕不終止,則不僅清廉政治不可得,台灣社會恐將動盪不安,永無寧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