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國會改革 蘇嘉全說過的話

◎ 劉文仕

蘇嘉全入主最高民意殿堂,似已水到渠成。論者仍有質疑,不過兩屆立委,如何熟諳議事技巧?尤其,如何勝任各界對國會改革的殷切期盼?

這樣的疑慮或許是多餘的。雖然只有兩屆,又因當選屏東縣長,還提早一年離任;但在短短五年十個會期中,他有四個會期參加非常冷門的法制委員會,而有關政府體制、國會組織、議事規則、立院職權運作…等規範的審查,正是這個委員會的權責;因此,他對這個議題應該不陌生。個人特別以過去在立院服務的經驗,彙整他在開會時的相關發言,比對民進黨改革的理念,相信只要他能將說過的話一一履踐,國人何懼沒有一個全新的立法院?

一、憲政體制:「總統直選後,一旦由民進黨人當上總統,而行政院長、立法院仍是由國民黨居領導,衝突會有多大、多可怕。」而「憲法是規範每個人行為的母法,應該透過周全的黨政協商,諮詢各方面的意見之後,憲政改造的方向才能釐清。」

二、議長中立:他認為「民眾的不信任,來自於政府對規則的不信守。」「共同的遊戲規則各方均應遵守,毫無例外,若選擇性遵守,易導致衝突。」主張「主席主持議事要公正,要照議事規則行事,維持議事進行中立。」「不能以表決創設新議事規則。」他也曾對會議主席破壞議事規則強行表決的行為,強烈「要求主席引咎辭職」。

三、開放國會:他說「國會的聲音如果無法傳到全國人民的耳朵,則表示國會將被消滅。」並應該保障少數的聲音,「若認為拖延時間影響審查進度,不妨放棄自己的權利,但不能因而剝奪其他委員的時間。」

四、委員會中心主義:「院長不得干預委員會議事,不能在委員會指揮主席。」「人數太多,意見太多,單是修改一條條文都要發上幾天時間。」

五、國會議員自律:「從開會到會期結束都在吵架,甚至打架,根本無法真正行使職權。」「如果多數黨對民生法案也多能像政治性法案一樣能動員,通過民生法案將不成問題;以絕對多數,贏得回回表決,以此氣勢表現在民生法案審查上,又有哪一條文不能通過?民生法案延宕的罪魁禍首,是多數黨。」

至於操守方面如何?記得有一次,法制委員會就「原住民族組織與發展」的議題,到屏東原住民鄉舉辦座談會,伍澤元縣長邀請所有委員與幕僚至官邸共進午餐,蘇立委堅持留在座談會場自己吃便當,詢以何故?他笑笑地說「安捏吃卡安心」(按:當時爆發伍澤元涉四汴頭弊案);這個小故事就供大家參考、檢驗。

(作者為前立法院法制委員會科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