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大學這個大學問

◎ 楊智元

以往台灣有超過四十萬以上的新生兒,但大學卻只有區區幾十間。苦於孩子們的升學壓力,以及「學歷至上」的扭曲價值觀,於是順應當時社會期待,台灣社會迎來一波廣設大學的風潮。

沒想到,少子化的海嘯竟來得又快又急。八十六年出生人口約為三十二.六萬,在一○四年順利進入大學。接著,八十七(虎年)出生數大幅降低至二十七.一萬,高達五.五萬的減額即將衝擊一○五年的高教體系。

[1]

面對少子化對高教的衝擊,大家都期待教育部能拿出對策來。去年教育部長吳思華喊出「六年內大學降到百所」的口號,似乎想透過整併大學來因應少子化的衝擊,但是日前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又說:教育部會積極鼓勵「公公併」,同時承諾學校合併後,經費、教師員額及招生量都不會縮減,還會再給額外的補助。

大學整併確實是國際趨勢,但整併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卓越,以規劃更具有經濟規模與競爭優勢的頂尖大學。然而少子化衝擊的是招生人數不足,以教育部目前的整併學校數但不縮減招生量的作法,根本是拿過敏藥來治感冒,會有效才怪!

對症的藥方應是減少招生總量,各大學直接按比例縮減招生人數十至十五%,但是這樣的方式可能影響部分學生的受教權,本來能上國立的同學,可能會被擠到私立大學去。只要台灣還迷戀著學歷光環,這個作法在台灣社會就沒有可行性,而且縮減招生名額也只是治標罷了。

治本之法應開放市場競爭與淘汰機制,讓公私立大學的學費水準相同,挑選大學的重點不再是公立與私立學費負擔的差別,而是教學品質、科系出路、個人興趣等考量,讓辦學良好的私校可以公平地與國立大學一較高低,輸則退場,並無可怨他之處。同時有鑑於「頂大無寒門、教育世襲化」的警訊,政府對於教育的補助,應不再區分公私立大學,而是積極挹注於弱勢家庭孩子的求學之路,為有能力的弱勢生開啟更多的入學管道與補助,如此才能有效發揮教育促進社會流動的功能。

(作者為師大公領系專案助理教授 )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