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向陽/聲援黃春明活動的深層意涵

有民眾特地從臺中來到宜蘭參加告別趴。(記者簡惠茹攝)有民眾特地從臺中來到宜蘭參加告別趴。(記者簡惠茹攝)

向陽/詩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百果樹紅磚屋已被視為宜蘭的文化景點。(記者江志雄攝)百果樹紅磚屋已被視為宜蘭的文化景點。(記者江志雄攝)

台灣文壇大老黃春明經營的百果樹紅磚屋於跨年夜暫時熄燈,藝文界人士以行動聲援黃春明,並發表聲明,要求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視文化。這個事件在媒體高度重視下,終於出現轉圜,宜蘭縣政府已拿出因應方案,準備日後轉型為「黃春明文學館」讓紅磚屋繼續發光。二○一六年首日的主要報紙多以頭版頭條詳盡報導。這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台灣文化界首度集體發聲,展現了沛然可觀的筆的力量;這也是台灣主要報紙少見地以頭版頭條發布文化新聞的壯舉,顯見台灣媒體對文化事務的重視和視野的深化。

這場「聲援黃春明.守護百果樹」的活動新聞,在總統大選進入倒數計日的時刻躍登國內主要報紙頭版,特別具有深刻的意義。它提醒朝野政治人物,不可忽略文化的象徵意義及其價值的存在;它也提醒政治人物無論朝野、中央或地方,必須對於文化事務付出更多的重視,並且謙卑以對。

事出必有因,這場活動,不單只是為了守護黃春明推動宜蘭在地文化的百果樹紅磚屋,也為了提振台灣文化界在公共領域中的話語權。長久以來,為台灣文化盡心竭力的人物,在這個土地上遭到漠視乃至蔑視,已非一日之寒。黃春明之前,有文壇領袖鍾肇政在他的故鄉桃園遭市議員羞辱;鍾肇政之前,已故的台灣知名畫家陳澄波還被新聞主播誤以為仍然在世—這個國家的政治人物,乃至電視媒體已經窮到只剩下金錢、權力和五光十色的煙火了!

這場活動因此是政治的。一百支筆的集結就是勝於刀劍的力量,它是對所有漠視文化的政治人物的警告,如果政治人物依然只看到權力的誘惑、黨派的鬥爭以及裝飾用的文化煙火,文化界將奮起抵制、不再沉默;它也是對電視媒體長期以來作為文化領域,而同時棄守文化傳播的怠惰的警告,如果電視媒體依然甘於為資本主義當買辦,而無知或無視於在地文化的閱聽與傳播,文化界也將積極批判,不再坐視。

但這場活動同時也是非政治的。它要護持的,終究是以黃春明百果樹紅磚屋所象徵的深耕於土地的文化開花與結果。黃春明放下身段,回到故鄉,在縣府委託經營的紅磚屋,為故鄉的孩子們說故事,為故鄉的文化傳承盡心力,讓一棟廢棄的磚房成為宜蘭的文化地標,也讓宜蘭縣民因為他作為橋梁而擁有更多的文化資本近用權。一年縣府只編列九十萬餘元預算,縣民卻享有超乎九百萬元的文化資本,這就是黃春明及其經營的百果樹紅磚屋的價值所在。

深層地看,這場活動及其新聞的獲得重視,更具有召喚文化價值的作用。它不僅只是聚焦於宜蘭、黃春明、百果樹紅磚屋,同時也提醒我們的社會,桃園有鍾肇政、新竹有吳濁流、龍瑛宗、南投有巫永福、陳千武、彰化有賴和、台南有楊逵、葉石濤、高雄有鍾理和…,乃至眾多畫家、音樂家以及各個文化領域的傑出人物,都該被政府和社會珍惜,並且成為台灣永續的文化資產和國民共同的記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