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視兵猶親,這麼難嗎?

◎ 呂禮詩

在憲兵訓練中心受訓而應該在上週五結訓的簡姓新兵,休假返家後因身體不適持診斷證明請假遭拒,收假返營後竟釀成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人倫悲劇!憲兵指揮官及政戰主任二位將軍面對家屬悲憤的抗議,木然地以「個人身分」致歉,但對於好不容易拉拔長大成人的父母而言,一切都是枉然;簡姓新兵雖然是因病過世,無涉不當管教,但相關幹部是否延誤就醫或未善盡職責等部分疑點,仍有待司法釐清。

記者會中,國防部的長官指稱簡姓士兵因「類流感」而「隔離」,而「隔離」既然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接觸,何以有中隊長指派關心的康姓下士、陪同診所就醫的吳姓中士、前往林口長庚醫院急診的楊姓中士、三餐送餐的張姓鄰兵等四人的密切接觸史?

另在記者會的問答中,簡姓士兵返營表達身體不適後,除了義務役少尉醫官、三位士官及一位鄰兵外,中隊長及輔導長似乎都只是「交代」而沒有探望過,試問:一個專長訓練中心的基層連隊主官及主管,有忙到連瞭解病情都要指派專人,而沒空親自前往?

回首當年擔任新江軍艦艦長時,也曾遇有弟兄甫報到即表達身體不適,無法適應梯口及航行班值更一次四小時的久站;從同梯到部位班長,都認為其裝病推諉。當下除囑咐醫務班長陪同至軍醫院檢查,在檢查結果出爐前先改調不必站著值更的航海部位;最後確診為先天性疾病,不但發現了真正的病灶且依規定辦理停役,處置的過程也深獲家屬的肯定。

「帶兵帶心」雖然國軍的長官都能朗朗上口,但會做到「視如己出」的並不多。如果簡姓新兵結訓測驗的成績如同憲訓中心上校副主任所稱的「合格」,結訓前因病請假三天也不為過;要求收假返營休養,這種拿著雞毛當令箭而不知變通的心態,正是社會對於國軍的惡感來源。

國軍各級長官如果不能以兄長或父執輩般的視「兵」猶親且將心比心,扭轉社會既有「好男不當兵」的刻板印象,不但募不到兵,募來的也只是看在錢的份上,部長所謂「與社會競才」的誇口,憑的不過是納稅人的辛苦錢而已!

(作者為海軍官校軍事學科部前教官、新江軍艦前艦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