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城南水岸文化廊帶

◎ 郁良溎

台北市文化局長倪重華上任以來屢遭批評,其中文化資產保存的作為更被民間團體批為「不及格」。昨日媒體報導,倪重華感嘆上任以來的文資爭議都是將建物分割檢視,忽略從更高層次的「大尺度」去看,拋出擬比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遺認定制度,邀請國外專家替北市文化資產「把脈」的「新點子」。

倪重華這樣的宣稱實在讓長期關心北市文資課題的民間人士深感錯愕。早在半年前,致力於嘉禾新村保存的「好勁稻工作室」即曾於民代舉辦的公聽會中,提出「城南水岸文化廊帶」的大尺度文資保存觀點,強調西起川端橋、紀州庵、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嘉禾新村、水源地鐵路宿舍、自來水園區、寶藏巖、東至蟾蜍山,這個在新店溪與原萬新鐵路間延展開來,反映台北市區南境的拓墾、族群遷移、河岸遊憩、西方現代都市規劃、乃至戰爭軍事等豐富的歷史文化疊層地區的重要性,建議柯市府不僅應重視嘉禾新村本身的保存價值,更應跳脫單一聚落保存的思維,以更為宏觀的視野,思考帶狀文化遺產群與文化空間的整體保存與規劃。

當時僅有都市發展局的與會代表正面回應,將把民間團體之建議帶回局內做為後續規劃之參考。但主掌文化資產保存的文化局非但未做出任何回應,在緊接的文資審議大會中做出完全無視嘉禾新村獨特的自建聚落紋理、僅保留三棟建物的「滅村殘局」,甚至半年後竟將民間團體早已提出之建議當作倪重華的「新點子」並加以吹噓。倪重華上任以來,北市文化局長期無視民間團體建言、一意孤行的傲慢心態,由此可見一斑。

民間團體已提出文化局過去將嘉禾新村評為北市三大具文資保存價值眷村的研究調查報告事證,文資委員李乾朗教授先前曾言:歷史建物的保留,應該每區都要有,像眷村,「士兵住的要保留,將官住的也要保留」,如果保留局部,就是一個殘局。誠摯呼籲文化局重啟文資審議,回歸文資價值面對自己過去的調查結果,並以倪重華自提的「大尺度」層次,重新思考嘉禾新村以「眷村」格局完整保存,之於「城南水岸文化廊帶」的意義。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