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南市原住民市議員蔡玉枝爆料控訴區公所官員,對原住民前往申請急難救助時,竟以語言霸凌對方「很缺錢?連兩、三千元也來申請」,讓當事人心靈嚴重受損,不願再求助。此一事件,我們看到了無同理心的公務員,其背後更凸顯目前居住在都會區原住民之困境。
根據原住民族委員會的人口統計,目前設籍在非原鄉地區的原民人口,已經達到整體原民人口之四十五%,若把未設籍者也統計之,離開原鄉的原民,已經超過五十%,原住民都市化現象,已經是當今台灣社會非常普遍的現象。
一般研究原住民都市化過程的學者,基本上是認為都會區提供較好的謀生條件,吸引了原民來到都市,而都市的高物價及高房價,也抵銷了外界所想像的高收入,更何況,都會區的原住民族人,對照非原民,其收入依舊偏低。
因為生活在都市極不容易,而返鄉之路卻非如此順遂,此時又遇到無此同理心的公務員,都會區族人同胞難過之心情,不言而喻;再者,居住在都會區,尤其是六都直轄市,因為地制法變革,原先各鄉鎮市都有的平地原住民市鎮鄉代表,因為六都升格,鄉鎮市改制為區,原本可以為都原喉舌的民意代表,皆成了沒有實權的諮詢委員,區公所的公務員自然對原民族人是有恃無恐。
都市原住民族之困境,已經是迫在眉睫,不能不去面對的議題,因此筆者強烈建議原住民族委員會,應立即調整目前業務執掌之權責,在「綜合規劃處」下設「都原發展科」,針對目前都市原住民所面臨到的困境,不論是居住、就業、就學、就醫、產業、融資等事項,擬定相關政策與法案,並且成為中央最高權責機關與非原鄉之縣市政府的窗口,督導都會區的行政系統,確實執行中央所擬定的都原政策,方能落實政府照顧非原住民地區之原住民的美意。
(作者為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