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他山之石

李敏勇

澳洲和紐西蘭也是從大英帝國殖民地獨立的國家,兩個殖民地英裔人民的獨特性在於他們有許多是英國的罪犯,屬於一般平民。殖民地獨立後,與當地的相對較為少數的原住民,較能在英國的民主文化傳統中發展兼顧原住民在地文化的國家形貌。

與美國經由獨立革命建國,澳洲和紐西蘭與加拿大一樣,較缺乏歷史開創性的光榮。甚至比加拿大的獨立略晚,都受惠於大歷史帶來的果實。若與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殖民地獨立的各國相比,澳洲和紐西蘭沒有拉美新興獨立國家的後殖民狀況,亦即沒有軍事強人,貴族於獨立後繼續發生的階級剝削與威權統治作為而能夠積極民主化。

地處大洋洲的澳洲、紐西蘭,獨立後的課題是如何在新獨立國家建構出與英國有別的獨特文化,以及與原住民文化的共生。地廣人稀的這兩個國家,雖然也在軍事上參與亞洲事務,但並未捲入英美為主的軍備關連,得以在和平條件下發展經濟、充實國民福祉。

約二千萬人口的澳洲和約四百萬人口的紐西蘭,都有台灣移民,他們和許多不同國家移民者,以及原住民共同建構著國家。公共電視在這兩個國家,澳洲有ABC與SBS(包括電視、廣播);紐西蘭則有TVNZ與MAORI TV。兩國的後者都為多元族群或原住民服務。看看人家的預算規模和營運取向,反映了文化和政治的條件。

與台灣現有的公共電視以及轉型公共化的華視,一年各有十多億台幣營運規模相較;澳洲ABC一年一百三十多億台幣的經費挹注;SBS一年近四十餘億台幣的經費挹注,接受廣告。顯示澳洲對公共廣播電視的重視。紐西蘭的經費規模較小,但服務毛利人的MAORI TV,也有約台幣六億的規模,哪是台灣比得上的?

以澳洲ABC接受國會和社會評量的要項中,有「對國家認同的貢獻」來看,在台灣廣播電視的公共化中,因為國家認同的分歧以及民主化轉型不適應症候的影響,似乎被束之高閣。這是經費挹注之外的嚴重問題。既輕於文化的建構,又被窒礙在國家認同的分歧,台灣的公共廣播電視視野並未開朗寬闊。

(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