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基金大舉撤出煤礦產業的啟示

◎ 羅可容

今年六月五日,繼大學、教會、私人基金會風起雲湧的撤資風潮後,挪威主權基金接棒宣布通過挪威主權基金撤出煤礦產業投資的提案,議會不分黨派的支持,造就有史以來煤礦產業最大的撤資案,樹立了可供借鏡的政治典範。

 示意圖。(路透資料照)

去年挪威政府及管理主權基金的挪威銀行已經與主權基金的倫理委員會合作,逐步實現將煤產業從投資名單上剔除的目標,開始出清手上與煤產業相關公司的投資,包括數家美國及印度大型煤礦公司的股票,共五十三家企業。今年的決議更上層樓,預估將從一百二十二家煤礦產業及主要為燃煤的電力公司中撤資,總金額高達八十七億美金。參與投票的議員指出,議案通過的背後有兩股強大力量支持,一是受道德感驅使:氣候變遷造成的極端氣候已從科學家的警告中驗證,煤炭的使用已被證明為暖化元凶,且燃煤外部成本極高,切斷煤礦產業的投資,是遏止災難最實際的方法之一。

另一個促成議案通過的原因,在於煤礦產業的金融風險及煤炭價格持續走跌,已被經濟學家及產業分析師列為夕陽產業。投顧網站Investor Place六月以「快逃離崩盤的煤炭市場!」做為頭條;美銀美林將二○一五年澳洲海運熱煤每噸交易金額,從六十五美元調降至五十七美元,二○一六年更下修至五十二美元。分析報告中指出,二○一五至二○一六年,因中國調整能源結構,再生能源發展比例增加,煤炭出口將供過於求,煤礦開採計畫的前途堪憂。今年五月,法國保險巨擘AXA聲明,站在環境保護及投資者的立場,從煤礦產業中撤資,第一波撤資金額達五億歐元。煤產業的衰退不是景氣循環,是能源市場的重整對煤產業產生結構性的改變,再生能源的發展及普及化同時壓抑煤炭價格的增長。

氣候變遷及環境評估長期被金融市場忽視。人類的生活方式需要根本性的改革,才能因應暖化帶來的挑戰。面對能源轉型的呼聲,煤炭何時會被徹底淘汰仍不可知,但政府若不馬上有所作為,只會讓化石產業拖垮我們的下一代。挪威議會的決議做了最好示範,顯示出有承擔及遠見的投資者的聰明策略。

(作者為綠色和平專案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