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史前圖像

■ 李德仁

台灣史前文化雖然重要,但受到社會大眾關注的程度顯然不成比例。審視目前教科書內容,台灣史前文化所佔的比例實在偏低,短短的頁數裡,很難去描繪出整個台灣史前文化的全貌。

台灣遺址數目普查的結果推估已超過二千處,歸屬文化期相時間涵蓋舊石器時代到近代的金石並用時代。限於目前台灣考古的研究人力、經費,對建構出的史前文化面貌顯然並不完整,只有模糊的輪廓;其中精彩動人的故事還待努力向人訴說。

台灣史前文化雖為區域文化,本身自有其特殊意義,尤其是台灣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環;如同世界上其他文明,各有其本身的獨特性,而非依附於某一文明而來。考古學不同其他人文社會學科者,在於提供時間歷史研究的深度,可從人類的起源於六百萬年前,直至現代的原住民,都是考古學研究的對象。台灣史前文化雖是其中的一小塊,如同馬賽克拼圖,缺了一塊就不完整。

希望所有國人先從重視本身歷史開始,遠古以來,祖先們前仆後繼來到台灣大地,有著共同的母親;在呼吸生存台灣土地間,不可不知土地的歷史。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都可以,台灣史前文化需要大家的關心與努力,期建構出更完整的台灣歷史圖像。(作者為國立台灣史前文化館研究助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