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嚴防「聯美制台」的「以經促統」策略

經過半世紀的歷練,中國已逐步了解到,「制台」的最短距離不是直線,而是經由美國,就是將戰場縱深由北京、台北延伸到華盛頓,利用美國才能達到「制台」之目的。中國的「聯美制台」策略到現在為止是成功的。二○○四年的「防禦性公投」及去年的「廢統」期間,美國所展現的態度大家應該記憶猶新。

最近幾年,在台親中勢力也同樣日益領悟到實現兩岸直航、銀行登陸、解除對中國投資限制等訴求,最有效方法是經由美商,再經由美商透過美國政府向台灣施壓。從本質言,在台外商(包括美商)之基本立場與台商沒有兩樣,由於他們之來台非以移民為目的,是以企業的「急迫利益」為主,以商論政,成為西進論者亟欲拉攏的目標。此次主辦經續會的官員特別一系列地邀請外國商界代表與會,聽取其意見,暴露出該會議業已受傾中勢力暗中操縱的事實。

親中勢力在經續會的企圖並未得逞,但他們並不氣餒。八月十三日前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在美國布魯金斯的一場公開演講中主動抨擊我國的「鎖國政策」,現任處長楊甦棣也亦步亦趨地在「中美經濟合作策進會」闡明:台灣若要爭取美商支持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應先解除兩岸經貿、投資和通航限制。看來在台美商已與台商沆瀣一氣,並以FTA為要脅,迫使台灣接受犧牲台灣主權的直航及對中國之開放,以符合在台美商之利益。顯然許多美國官員似乎只昧於美商在台之利益,而忽略了美國的長期利益與安全,卻未曾考慮過如果台灣有一天因經濟統合而走向統一,美國如何防衛來自台灣的中國軍事威脅之嚴重問題。

不過,我們也得反問自己,為何美政府官員會囫圇吞棗地接受在台美商之觀點?說實在話,我們完全沒有苛責他們的權利,因為台灣政府也持美國在台協會對兩岸經貿之相同立場。回溯過去六年,民進黨政府上自行政院長,下至經濟部長、次長,對中國經貿只有「擴大交流」的主張,而無過度投資傾斜的警語,就連陳總統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或「積極管理、有效開放」亦都將「開放」作為政策之重要一部分,有意無意封殺了「開放對台可能帶來危機及違反美國長期利益」等之論述。駐台AIT官員日夜聽到的、看到的全是美商、台商及統派媒體主張西進直航的訴求,及贊同開放直航而又處處龜縮的台灣官員。

華盛頓的情況更為嚴重。民進黨執政所派駐美國的代表,其政治立場及意識形態均屬西進派的泛藍,直接、間接傳送給美方官員的當然也是泛藍的觀點,由經濟部等單位組織的經貿訪問團,上自團長、下至團員亦都非西進派莫屬,六年下來美國國務院官員之不「傾中制台」也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同理,要融解三尺厚冰亦非一天一夜所可完成。海外投資的七十%都到中國還不算多嗎?阿扁政府的任期所剩已不多,若真有意為台灣經濟之永續打拚,除應快快捨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之後段四字外,當務之急是明確要求內閣官員對「積極管理」做最積極之政策辯護,不隱瞞過度投資中國之事實,揭發直航對台總體經濟之弊害及直陳長期有損美國利益之事實,凡對不積極為政策辯護的官員應即予以撤換,以儆效尤。唯有如此,才能防範台商聯合在台美商誤導美國政府,對台灣政府施壓,達到北京及泛藍西進論者「聯美制台」、「以經促統」之目的。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