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珍惜寧靜革命的果實

■ 邱莉莉

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反扁」,但卻公開反對施明德的做法,他表示「不贊成用街頭運動的方式要總統下台,否則就是走回頭路,而且鑑諸其他國家的前例,非透過合法途徑的方式,硬拉總統下台,這樣的國家往後政治不會安定。」李教授的意見,我認為相當值得那些一頭熱於匯款贊助「百萬人民倒扁」運動的群眾反思,激情演出會讓台灣民主政治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一九七九年「美麗島」運動黨外人士爭的是打破黨禁、主張國會全面改選、地方首長全面民選;一九八八年五二○農民運動拚的是要求政府因應農業外來衝擊,全面辦理農保、有計畫收購稻穀;一九九○年野百合學運,參與運動的學生則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訂定政經改革時間表;一九九一年「一○○行動聯盟」成立為的是廢除刑法一百條、保障言論思想自由。這些被認為對台灣民主政治有重要實質作用與意義的運動,發起之目的與用意,無不是為了爭可長可久的「制度」。

但今天施明德「百萬人民倒扁」運動,反的根本就只是陳水扁個人,是意氣之爭,不是制度之爭,否則施明德應該就質疑陳水扁道德問題的部分,而把訴求提升至:陽光法案朝符合現實方向修正、政黨法建立以交代政黨黨產、違反政治獻金透明公開原則終身不得參選公職等位階,豈不是較符合對事不對人的政治高度?更嚴重、更令人擔憂的是,這個訴諸民粹、跳脫憲政既有規範的隱形威權運動,可能對台灣民主發展形成致命性破壞。這種利用媒體(或互相利用)造勢,不管罷免或彈劾制度,刻意要「拉總統下台」,難道不怕台灣可能因此淪為第三世界國家,得付出好長一段期間動盪不安、互不信任的代價?

過去十幾年間,台灣人以自信自律的理性和熱情,完成自由化、民主化、本土化奇蹟,從威權國家轉型為民主開放社會、從一黨專制到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政權和平轉移,為世人所稱羨的「寧靜革命」。我們可以用選票和任期制度決定政府的組成與運作,也有權力分立機制可以制衡當權者;但如今施明德個人至上的「烈士情緒」,卻有可能一夕摧毀「寧靜革命」、終結「責任政治」,讓台灣通往正常國家之路愈來愈遠,這個時候,台灣人是不是應該冷靜下來,避免社會產生永不休止的腥風血雨對抗?

(作者為台南市議員)


張亞中比出勝利手勢

■ 鄭榮文

民盟人士昨天(十九日)在近三百名警力層層保護下,在嘉義市信仰中心香火鼎盛的城隍爺上「檄文」告狀,要求陳水扁下台,爆發一場挺扁、倒扁的激烈衝突。我在現場目睹這一幕幕,內心真是感慨萬千。

民盟這場活動固然是依集會遊行法向嘉義市警方申請,但由於先前曾發生民盟到台南市引發衝突事件,這次將來嘉義「踢館」的消息傳開後,在大學教授中文的臧汀生博士,前晚於嘉義之音主持節目,呼籲聽眾當天下午到城隍廟表達關切,不要讓外來的反扁勢力「登門入室」。結果有名男子Call In,揚言要動員竹聯幫兄弟到場修理挺扁人士,更加激化對立態勢。

其次,民盟活動地點是在寺廟,寺廟為大眾自由參拜地方,警方雖基於職責所在,部署重重警力,除把寺廟廣場管制,還將寺廟內淨空。臧汀生為凸顯不合理,提前兩小時到寺廟內,他請問寺廟內工作人員,參拜有沒有分小大?參拜一半會不會被趕走?寺廟人員客氣回答,不會這樣,因為寺廟是所有信徒的。

民盟黃光國等近三十人,提前一個多小時進入城隍廟,嘉義市警方立即對廟內民眾「勸離」,臧汀生以他的女兒今年都考取研究所,特地前來焚香還願,不願離去。警方開始蒐證,並請他離開。臧汀生認為寺廟不屬於集會遊行法範圍,人民有宗教自由加以拒絕,最後被多名警力強行架走。

民盟完成上檄文訴求後準備離開,這時出現一個插曲。嘉義市警方擔心爆發衝突,建議民盟人士由側門離開,張亞中當場反對,堅持要走正門。三線一星現場指揮官嘉義市警局廖副局長於是指示劉分局長,考慮完成三次舉牌法定程序排除群眾障礙。

為避免激化群眾,分局長隨後採取另一方式,以替代役男及霹靂小組築起人牆,民盟人士從人牆中走出。走在前頭、人高馬大的張亞中,此時高舉右手比出勝利手勢,挺扁群眾見狀不斷推擠向前,與警方爆發拉扯場面火爆。等到民盟人士魚貫上車,車子緩緩駛離時,還可見到坐在車內人士,向著車窗外挺扁人士,比出倒扁手勢。

筆者因為工作關係,在現場目睹到這一幕幕抗爭場面,內心感觸很深:

一、寺廟是否適宜淨空?陳水扁總統、連戰前副總統、宋楚瑜前省長等,也曾前來參拜過城隍爺,筆者都曾在現場採訪,當時也未聞整座寺廟淨空;民盟人士是否該思考這種「挑釁」行為所帶給警方的壓力?合法就是合情合理嗎?

二、倒扁造成社會嚴重對立,可謂一觸即發,民盟清楚標榜倒扁下台,還特地選擇本土意識濃厚的台南、嘉義兩地表達政治訴求,難道事先沒有考慮到勢必爆發衝突?萬一流血,後果究竟要由誰承擔?(作者為媒體工作者、新聞所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