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台灣如何與乾旱共生?

◎ 張炎銘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

此次乾旱雖說十多年來最嚴重,但並非「空前」。民國九十一到九十三年的連續乾旱,已讓全民學到教訓,並採取改善對策,此次乾旱,會有同樣振聾發聵的作用嗎?

民國九十一年是台灣第一枯水年,但也由於此次乾旱促成經濟部積極推動「寶二水庫」工程,穩定竹科用水,對國家整體經濟發展影響深遠。

民國九十二年是台灣第四枯水年,由於此次乾旱,除國科會啟動防災計畫、發展降水預報模式、乾旱指標之建立,以提升乾旱預警能力外,離島加速興建海淡廠,金門也有「大陸引水」計畫。

民國九十五年乾旱集中在桃竹苗地區,耗費十三.八億元,補償停灌三○八二八公頃,後來成立「石門水庫各標的供水應變小組」,建立緊急應變通報機制。

民國九十九年的乾旱,其實從九十八年莫拉克風災後的十月就開始有徵兆,十二月十九日馬總統還首次召開「節水抗旱」國家安全會議,指示以全國、全民、全面的「三全」態度面對大澇之後可能的大旱,但最後還是以十四.四億元補償停灌二二三六六公頃農田。

由過去抗旱的經驗,可知除了水源調度、節約用水、人工增雨、開鑿抗旱井外,終極手段就是停灌休耕一途。而且隨著時間的進展,近年逐漸捨棄硬體的大規模開發,而改從管理面加強,但隨著經濟發展、用水的逐年增加,管理的手段已有捉襟見肘之態。

此次乾旱,催生出「耗水費」制度,提醒工業用水大戶更要積極節約用水及使用再生水,雖說也有降低用水量的功效,但只是九牛一毛。

解決乾旱,要下定決心、付出代價。僅僅節約,付出「不方便」可能還是不夠。不管水庫、人工湖、埤塘等選項,或採用海水淡化、廢汙水回收利用,都有不同的代價。否則等春雨一來,大家還是忘了乾旱,還是年復一年,未來仍是走向停灌休耕、分區停水的老路。

(作者為退休人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