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蘇修路線的盲點

■ 林環牆

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在爭議不斷的經續會閉幕記者會表示:「兩岸經貿風險管理不是開放與緊縮的問題,而是如何建立有效掌握並處理風險機制。」

若沉靜審視蔡副院長這段話,似乎隱涵只要風險能獲有效管控,應該可以進一步開放投資中國。蔡副院長主導經續會,又是內閣少數擅長於策略思考與政策論述的政務官,若連如此優秀政務官,對於台、中經貿投資之衝擊台灣經濟永續發展,都只是看到風險管控一個面向,那麼時下媒體所謂的「蘇修路線」,果真堪憂!

台、中經貿關係有兩個層面需要嚴密思考,其中過度集中投資中國衍生的政治經濟風險,的確是一個迫切的重要層面,而蔡副院長也表示行政部門將深入檢討,以找出更好的管理機制。不過,另一個同等重要的層面,則涉及台灣資源分配動態均衡的問題。蔡英文似乎並未將這第二個層面納入台、中經貿關係對策的思考架構內。

從長期來看,即便政府能有效管控投資中國的政經風險,台對中經貿投資政策的制定,仍然必須置放在台灣資源分配動態均衡的策略架構下,以確保內部資源不致被中國過度磁吸,進而造成台灣經濟「創新毀滅」(Creative Destruction)的循環過程陷入失衡。

因為在全球化與國際爭相擴大研發投資、強化技術競賽的情況下,台灣絕對需要具備足夠的創新能量,以使本身開發新產品(或製程)的成長速度,與其舊產品(或製程)遭淘汰或外移的速度能維持一定程度的動態均衡。否則,台灣在全球價值鏈(Value Chain)的位階將不升反降,導致對外貿易條件惡化,難以提升技術創新帶動的經濟成長動能。

基於這樣的認識,政府在研擬台對中經貿投資政策時,除了必須審慎地管理政經風險外,也必須同樣審慎地考量資源分配動態均衡的問題。因此,當前真正迫切需要的,其實是研擬整套符合台灣當前發展階段的創新導向經濟競爭力策略。台灣對中國經貿投資政策並不是獨立的議題,它的運作必須定位在配合或服務建構台灣成為創新導向經濟的策略目的。

民進黨執政六年來,台灣的資源一直是「走向中國,複製台灣」的動態失衡態勢。雖然台灣在全球技術專利競賽非常優異,但是顯然這些技術創新並未真正在台灣內部有效轉化成足以推動總體經濟成長的關鍵力量,這意謂台灣經濟創新毀滅的循環過程已經出了問題。此次經續會在洋洋灑灑五百多項政策建議中隱現「蘇修路線」,並以「綠色加值島」為台灣願景,事實上已模糊了台灣經濟永續發展的策略主軸。

(作者為美國「台灣公共政策諮議會」研究員暨北卡大學經濟學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