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為什麼大家願意讓「白目市長」試試看?

台北市長柯文哲。(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

去年底地方選舉結束後,至今未如往昔政治議題復歸平靜,仍然熱潮不斷,其中首都似乎扮演著發動機的角色,這位非典型的柯市長,大刀闊斧,效率驚人,成為「婉君」的網上英雄,但是不諳官場文化,以及柯母口中的「人情世事」,也惹得不少人氣到跳腳。然而總體而言,這個社會多數人卻願意選擇寬容,即使針砭批判也並不放棄希望他修正的期盼,這是一個相當有趣的政治現象。為什麼不少市民願意讓「白目市長」試試看?值得所有從政者想想。

有些人以傳統「媒體寵兒」角度冷眼看待,認為來得快、去得也快,扁、馬二人被當成現成的例子,不過即使不能排除柯市長可能會有相同結果的一天,柯文哲與陳水扁、馬英九從政治金童到彗星殞落的起落,至少在起手式上並不相同。

前兩位投入政治工作,基本上是依循著既有的政治框架或政治文化拾級而上,例如陳水扁由美麗島辯護律師、參與反對運動、當選台北市議員、立法委員、台北市長,最後在支持者簇擁下藉著國民黨分裂而登頂。馬英九更是威權體制下栽培的黨國菁英,拿黨費出國、靠「特種」考試任官、累積中央部會資歷,而後以明星姿態作為兩任台北市長,因前任者身陷貪瀆而輕鬆爬上大位。這些履歷可以很清楚地定位他們都是政治人物。

柯市長則不然,上任到現在,雖然身分已經是政治人物,但是恐怕沒幾個人會將其視為已是政客,因為他的行事作風實在與官場倫理、為官之道根本不是同一個調。台灣近一甲子的政府文化,不脫中國封建科舉官僚胥吏的制度遺緒,甚至積累的性格習性也不免移地傳染,諸如晚清譴責小說筆下的「送迎之外無治績,供張之外無材能」,甚至「羊狠狼貪之技,他人所不忍出者,而官出之;蠅營狗茍之行,他人所不屑為者,而官為之。」對照今天一些關在牢裡的貪官污吏、連獄卒都被買通起訴的現況,仍然十分寫實。

久浸官場最容易鬆懈是非防線的就是「以和為貴」,延伸而出的政治技能則是「搓圓壓扁」,求取各方滿意。最近網民們驚呼台北市十六年未政黨輪替的後果太可怕了,若干成分即是這種分贓遊戲的產物。於是,柯市長像是《紅樓夢》裡沒見過世面的劉姥姥進了政治大觀園,到處翻箱倒櫃,大驚小怪,還外加氣得半死。例如為什麼市府財產是本亂帳,既沒交接、也沒登錄?為什麼花二百億辦完世大運,選手村不能轉國宅,餐廳只用十二天,最後大半要拆掉?為什麼自稱全國首善之區卻該拆的不拆、不該拆的亂拆,成為最醜陋的城市?此外,更不要說過去耗費一三○億以上的花博是怎麼回事了?

這麼多為什麼,過去十六年是家常便飯,尚屬「小事」,市民早就習以為常,難怪當新市府宣布要成立「廉政委員會」,清查馬郝時代是否有重大弊案,而且點名美河市、北市銀及富邦銀合併、太極雙星案、富邦文創,以及中華基金會開發案將率先開審,一時間大快人心。柯市長的人氣指標繼續高燒不退,連帶他那些種種的「白目」失誤,多數人以小瑕不掩大瑜,傾向多給些時間讓他聽勸改正,最主要原因就是希望他能繼續保持赤子之心,興利除弊,重建公平正義。

然而即使如此,身為市長掌握公權力,本質上就是權力者,各方的監督制衡機制依舊必須發揮防腐的功能,最殘酷的市民才能成就偉大的城市,這是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體認,到處皆可適用。對於台灣來說,台北市民挑選柯文哲來做實驗,如果真能讓「天龍國」發生化學變化的正向改變,不只是酷吏要求的效率,也能帶來人文的質地,那麼圓熟的優秀政客就要思考了;反之,如果柯市長的續航力不夠,大破後沒有辦法完成大立,那麼聰明的市民很快也會覺悟:白目並不等於直白。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