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一銘
回顧2014,台灣最有份量、影響最深遠的政經事件,太陽花學運絕對排第一名。
網路世代在三月創造了太陽花學運,不僅改變了台灣,隨後也改變了香港,促成「雨傘革命」;復在十一月「9合1」的地方大選產生海嘯效應,造成中國國民黨遷台以來最重大的的挫敗,以及「政治素人」柯文哲入主首都台北市長,甚至意外的讓修憲議題浮上檯面。政治面之外,太陽花更改變了傳統主流媒體的內涵價值和外在運作。影響與衝擊之大,只能用「令人驚艷」形容!難怪上週被美國《哈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列入2014年全球八場最令人難忘的抗爭之一。
回顧太陽花學運,不論從「318」學生佔領國會、「323」行政院驅離或「330」50萬黑潮、「401」白狼糾眾路過到「410」學運退場出關播種等事件觀察,學運期間諸多抹黑、抹綠、抹黃等作法,顯示部分主流媒體卻仍停留在「威權時代」的思維和心態,忽視學運的民主改革意義和價值,包括:學生何以主張建立兩岸協議監督機制立法?何以要退回30秒通過的服貿協議?何以對服貿有國安疑慮?為何中國如此明顯「讓利」?何以學生反對草率決定下世代的未來?正因如此,新聞處理偏頗和誤導現象層出不窮,廣受網路公民非議。其間,部分媒體隨政府當局起舞,指學生為「暴民」,對「公民不服從運動」或其民主政治理念,乃至服貿協議等解釋性報導,卻付諸闕如,反專挑學生若干言行做負面報導,模糊了學運的核心意義和價值。甚至多月後,猶意圖藉劉喬安、陳為廷事件來抹黑太陽花學運整體的意義與價值,居心叵測。
觀察學運期間,不但國際媒體的高度關注和稱讚,除了批評「401」白狼糾眾路過事件的「紅黨陰影」,《外交官》(The Diplomat)雜誌撰稿人柯爾更說,學生佔據立院後的指揮系統井然有序,由專人透過社群網站發布消息,還有能將新聞稿翻譯成35國語言的翻譯部門,「人才濟濟足以組成一個政黨。」
太陽花學運的另一特色,就是透過網路及時糾正政商媒操弄的手法,並能迅速查證錯假新聞,讓若干傳統主流媒體無所遁形。例如,林飛帆和學者黃國昌曾在凱道(黑衫軍)集會前夕,主動否認媒體報導他們有與任何校長密會,並指控黨政高層頻頻利用媒體放話、分化、扭曲,污名化學運。
另外,像學運領袖魏揚也否認是「323」攻佔政院首謀。指出部分媒體報導他聽到遭聲押便「崩潰大哭」、「哭著找媽媽」的說法,他「只能莞爾」。因為當他遭十幾二十名霹靂小組暴力逮捕、毆打都不曾恐懼哭泣,「豈會因檢察官薄弱至極的指控而感到恐懼?豈會為早已聲明將一肩承擔的法律責任而落淚?」
同時,公共電視和中央社都屬公民納稅支付的國家電視台和通訊社,理應捍衛公共利益,卻因部分報導立場不公,遭到批評。其中,公視「暫停」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主持的「NGO觀點」;而原定3月31日重播「就是要搞學運」,其中包括訪談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也遭臨時撤換改播「高凌風台北演唱會」。儘管公視董事長邵玉銘在立院表示「誤會一場」,但若干董事要求究責。
另外,學運期間曾發生中天新聞台抹黃、物化女性事件,受到社會嚴厲批評,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經委員會議認定,中天已涉及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違背「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及「公民與政治權利」等國際公約保障性別平等及人權精神,情節嚴重,處罰50萬元。中天隨後聲明停止名嘴彭華幹通告,對觀眾致歉。另一方面,自認受害當事人及婦女新知基金會已提出求償訴訟。
對於部分媒體對學運採侮蔑的態度,或抹綠、抹黑,泰半涉及「主觀建構」編寫,易產生偏頗、誤導,不僅年輕的學運參與者不滿,中研院院士余英時在3月21日的《台灣的公民抗議和民主前途》專文中,強調此次公民抗議是一場保衛並提高台灣民主體制的運動,對於人民和政府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同時提醒,中共一直在千方百計地企圖摧毀台灣的民主,台灣的人民和政府都必須把警惕提到最高的程度,因為民主是台灣安全的最大保證。對學運的正當性產生定調效果。
太陽花學運的媒體啟示錄,就是面對科技日新月異,訊息載具多樣化,使得即時性的新聞,各大網站、新聞雲都能隨時獲知、截錄、轉載,不須如過去須依賴主流媒體,「獨家新聞只剩一分鐘壽命」。又因報導內容快速且不斷的更新和充實,限縮了傳統媒體或政媒操弄空間,並大幅度強化閱聽人辨析新聞的能力,使錯假新聞經不斷查證而現形。
太陽花學運證明台灣網路世代創造了一個新境界,傳統主流媒體「唯我獨尊」的主導地位動搖。今天電視和報紙的編寫處理,必須配合十倍速時代的新聞事件與民意反映,要有新的專業思考,與科技並進,省思改革求新求變之道,才能跟上新時代的腳步,才能滿足公眾「知的權利」多元需求。
(作者為前國營台灣新生報發行人兼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