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將軍們的「內部管理問題」

◎ 呂禮詩

任職才屆滿四個月的總統府中將侍衛長,日前被「任務需要」予以免職,對照馬總統上任以來,嚴格貫徹軍中高階將領的任期制,顯見背後的原因,並不單純

媒體分析真正的免職理由,是查辦校官都少見的「內部管理問題」;若其為真,海軍因「海派飯局多」而賈禍的將軍再添一位。但令人疑惑的是,什麼樣的經管制度與組織文化,讓這些沉溺於「杯觥交錯」的海軍將領得以步步高升?

管理學家勞倫斯彼得(Laurence J. Peter)在《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中提到:任何人在任何組織中,總有可能被升遷到他不能勝任的階層。在海軍各年班百中選一的將領,接二連三被錯看,就不是「彼得原理」所能解釋的。

軍方人事的晉任候選,至今仍如數百年前的皇帝御批一般,雖然順應時代加註了學經歷與資績分,也有形式上的人評會,但真正左右硃筆勾選的,卻是備考欄裡以鉛筆加註、事後得以抹除的推薦長官;此種「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裙帶關係」,才是「內部管理問題」層出不窮的真正原因。

「一○二年國防報告書」中強調國軍「整合通資基礎建設、創新國軍資訊服務」的資訊戰力,卻連最起碼的人力資源管理都還停留在百年前「朕即天下」的模式,無法以「開放政府」的透明化治理思維,建構識人(perception)、選人(pick)、用人(placement)、育人(professional)、留人(preservation)的標準,進行客觀而公平的評選。此種環境之下,無論換誰,也還是因循「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的果報循環而已。

近年來台灣經濟不振,實質薪資倒退十五年,年輕人在失業、低薪、窮忙、青貧中掙扎,導致軍校越來越受歡迎,學測成績幾乎要有國立大學以上的程度;既然有如此的優質新血注入,海軍與其開出「每年二三○億元的廿年造艦計畫」的空頭支票,不如花個零頭,建置能留得住優秀人才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才是杜絕「內部管理問題」的釜底抽薪之道。

(作者為新江軍艦前艦長、海軍官校軍事學科部前教官)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