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公視應獨立於商業思維之外

◎ 鄭自隆、陳以亨

公視報導節目「獨立特派員」將在年底停播,引起媒體與觀眾關注,認為公視不再多元、服務弱勢,向商業指標的收視率傾斜。

做為公視董事,我們也認為不可,收視率○.一與一並無辨識節目品質的意義,再從研究方法來看,收視率○.一與一也沒有鑑別觀眾「量」的價值,以收視率決定節目生死,那公視與商業電視何異?公視全民買單,沒有廣告壓力,就是期待超出商業電視的經費模式,服務多元觀眾,何必自跳「收視率」坑洞。

所謂「公共電視」的「公共」,指的是public,而public有兩個意涵,一是「人」的觀念,即多元性,知識菁英是public,普羅大眾也是public;住帝寶的名媛是public,每日汲汲營生的農民勞工也是public;public正是強調傳播對象的多元與包容,public既是「分眾」,計較收視率也就沒意義。

另一個public意涵是「場域」的觀念,強調開放使用與大眾參與,公共汽車指的是誰都可以搭的大眾運輸工具,公共電話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電話,不應對不同族群或階級而有排他的措施,有這也是公用事業或公共設施的觀念。

當瞭解「公共」電視的意義,就會知道計較收視率○.一與一是很可笑的,假設公視報導一個小部落的飲水問題,即使關注的可能僅是這個部落的三百位居民,讓這三百位居民有「媒體近用」的權利,就是公視有別於商業電視台的價值。

亦有謂現在批評政府、批評社會的電視節目太多了,公視可以不用跟進,公視要報導「社會的光明面」,持此說者將「政府電視」與「公共電視」混為一談,公視經費雖然來自文化部編列、立法院通過,但可不是政府電視,我們繳稅維持公視,就是要捍衛它的獨立性。

部分公視董事與管理階層的共識營,形成「看見更好未來」的結論,要求收視率每季提升,於是「獨立特派員」被檢討,認為年預算兩千萬,收視率不到○.一,於是被腰斬了,年預算兩千萬,平均每集不到四十萬,做一小時節目,可謂陽春至極,若一年能挖掘幾個商業電視忽略的公共議題,兩千萬絕對值得。

請維持公視的「獨立性」─獨立於商業思維之外,公視是分眾性質的電視,而不是具大眾性格的商業電視,收視率不是必要的指標。

(作者為公視董事,政大、中山大學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