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善意打壓勞工?

◎ 徐任遠

新任勞動部長陳雄文表示,已和華隆大園廠分配案有關之十八家債權金融機構研商,協調出總額大約四億元給勞動部,作為處理華隆離退休工爭議案財源,並呼籲華隆自救會應「珍惜」這份「善意」,撤回大園廠分配表異議之訴。然而,定調為「出現解決契機」的表態,其實是勞動部再度試圖卸去代償責任的險招。仔細檢視勞動部的空洞方案,便見其打壓華隆勞工手段之高明,但同時也見其荒謬及可惡。

其方案為一○五八名勞工(積欠總計約七.八億)收下銀行團的四億,每人拿回五至六成。剩餘的積欠金額則在未來視法令修正之情形辦理,或於頭份二廠資產處分時,循大園廠之模式處理。也就是說,剩餘的欠額是否能還於工人,取決於陳部長的口頭承諾在未來是否實踐。陳部長甚至表示,「陳雄文」的名字已經做保證,是政府來擔保這樣的承諾。試問陳部長以至於多次承諾跳票的馬政府有何正當性做出這種空洞的承諾,還要工人們接受?自華隆大園廠分配拍賣以來,若不是華隆自救會多次高壓抗爭,政府今日怎會回頭看那些工人一眼?難道要工人繼續抗爭到不知何時才進行的二分廠分配?

其中最荒謬之處在於,政府若真有把握在未來替工人拿回剩餘的欠額,大可以先將剩餘欠額藉由墊償補足,未來再補回公庫,政府的公積金根本無損。從上月同意給予分配表異議之訴的裁判費,將華隆勞工推入不公的法律火坑,到今日強迫工人接受五成的「善意」,完全都是馬政府試圖卸去代位求償責任的話術。倘若馬政府確實面對勞工,進行代位求償,這一切曲折的抗爭苦路都可避免。身為主管機關的勞動部不但不確實由法制面保障勞工權益,還放話「若接受這份善意,大家才能好過年」來恐嚇華隆工人撤回分配表異議之訴。

由此可見,馬政府在選前指派此位新任部長的目的完全基於其打壓工人手段之高明,根本毫無誠意解決工人的困境。唯有確實修改勞基法二十八條,將政府墊償範圍擴及退休金、資遣費;並將勞工的債權提高至優於抵押權才可能根本地保障勞工。(作者為台大哲學系學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