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雞與蛇鼠不能同群

七十年代,民進黨尚在前身黨外時代,曾發生「雞兔問題」論戰,以「雞」代表乾淨的反對運動,以「兔」代表利益取向妥協型改革。

當時黨外領袖的康寧祥,首當其衝,被打為「兔派」,遭新潮流系為主的「雞派」,猛烈批判,地位受損,新潮流則藉「批康」運動崛起壯大。

最近,趙建銘弊案政治效應延燒,一些親綠的社會界、學界人士,發動連署呼籲陳總統自動下台,這項來自泛綠陣營的倒扁,令人憶起當年批康。

今之倒扁與昔日批康相較,有同更有不同,相同的是,都以媒體為陣地,都以「淨化」為訴求。

不同的是︰一,批康是以同屬黨外的「黨外雜誌」為砲陣地,有「內戰」意味,倒扁則主要由「泛藍媒體」發砲。

二,當年批康是路線之爭,反國民黨的總目標並無差別;現在的倒扁,則與泛藍方向一致,遭質疑為支援泛藍倒扁火力。

三,當年批康要角新潮流系,現在多人居扁政府要職,也被倒扁砲火掃及,當年批康的雞,現成被批的兔,二十年真是滄桑變換!

以雞兔論戰看今天的倒扁,親綠人士連署倒扁的「雞群」中,也有「兔」影,而倒扁奪權的泛藍政媒蛇鼠,更夾雜其間,趁機推波助瀾。

親綠人士自許為「啼叫清廉的雞」而倒扁,但如何避免與泛藍蛇鼠同群?請審慎三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