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非關醫界亂象

■ 王英明

最近筆者與美國愛慕理大學醫學院教授楊義明,策劃了一本討論「行醫哲學」的書,於誠品舉行新書發表會。

很遺憾現場記者所感興趣的,並不是台灣醫學教育的努力方向,而是在使用「醫界亂象」這種情緒性的字眼後,猛打當今的熱門話題趙建銘。

趙建銘事件並不是醫界亂象,而是社會亂象的一環。今天趙建銘所做的都跟醫療行為無關,也不是醫療糾紛。他個人貪婪的特質,並不是醫學院的責任,反而是其家庭在國民黨樁腳時代就已造成他的耳濡目染。醫學院並不是聖人養成所,醫師就跟各行各業一樣,都有不道德的人物存在。醫學院或醫院教導的,主要是對病人的同情憐憫及人道精神,醫師當然要有比其他行業更高的道德標準,但碰到這樣的行為,恐怕我們的社會大環境要負更大的責任。

醫界在醫師人格及道德養成容或尚有許多改善的空間,但絕大多數的醫師其實仍努力在日漸縮減的健保收入下,為國民健康盡力,社會大眾也應對醫師有相對的諒解。

(作者為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