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曹永和與台灣島史觀

◎ 林冠志

多年前首次讀到曹永和老師的「台灣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歷史舞台,因此不管環境如何變化,只要是生活在台灣的人,跟台灣的關係就不會變。」這樣的史觀論述時,內心的衝擊是多麼強烈,不僅顛覆了我以往對台灣史觀的認知,並進一步學習以台灣為範疇、以玉山為圓心的方式,去理解台灣歷史發展的脈絡,甚至還出現了「為什麼身為一個台灣人,我會對台灣的歷史所知甚少?」這樣的反省。

試想,以台灣土地的角度出發,台灣民族起源的神話將不是盤古開天闢地,而是「台灣人是神木與巨石結合之子」;台灣史上第一個類政權的王國體系,也將會是位於台中大肚由台灣人巴布拉族為首所建立的「大肚王國」,而非後來的荷蘭東印度或鄭成功政權;台灣人所使用的第一種有系統文字,也會是漢文以外的新港文;而以往被外來政權視為寇仇逆賊的朱一貴、林爽文、戴潮春等人,也將會是領導台灣人民起義抗暴的民族英雄。這樣的思考脈絡轉變,徹底重組台灣人看待自我土地的觀點。

如果曹老師的「台灣島史觀」全面落實在台灣全體國民,我們將打破以中原漢人為主的史觀,將台灣本身零散的各政權時期,重新建構成直線性的歷史。現行的黨國體制將和過去的外來政權一樣,成為「自台灣本島以外入境的外來勢力」,我們將不會有以華夏為主的思考脈絡;存在台灣數千年之久的豐年祭將會和春節並重,成為台灣的國定假日;台灣隊出征國際時,吉祥物將可能會是以台灣土地為主的百步蛇或雲豹;我們的孩子可能一出生就處在多語言的環境,人人都能隨口說上台語、阿美語、布農語、客語或華語;更甚者,台灣將完全成為以海洋為主進行思考的國度,如同英國、日本等島國一般,全力開發船舶、港塢、指南定位和海洋科學技術,台灣的子子孫孫也不必再為了歷史認同的混亂而苦惱,那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國家想像。

台灣這塊土地原本就在這裡,應該以土地脈絡去書寫台灣歷史,而非某一特定群體的歷史,群體可以隨意遷徙,但土地卻不會。曹老師離開我們了,台灣人應深思如何以自我真實歷史的史觀為基礎,並以台灣角度去思索自己的過去與未來,建構屬於自己的新國度,讓世世代代的台灣子孫都有無比的自信和勇氣,面向大海、航向全世界。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