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一片豬肉 分出日、台政府高下

◎ 杜宇

國人實質薪資退回到十六年前水準,物價卻未見緩和,眼看中秋將至,豬價、水果等重要民生物資還是維持高檔,所引發的民怨是否反映在年底選票上,令人好奇。

以國內豬肉價格為例,從去年十月起國內即傳出豬隻感染豬流行性下痢(PED),造成數萬頭小豬死亡,豬價就此上漲,從過年、端午、中元節延續到中秋,一直沒有回穩(平均每公斤超過八十二元),政府穩定豬價的承諾一再跳票,不僅沒有官員主動負起責任,連出面道歉都不可得。

這些年來國內豬價猶如雲霄飛車,豬農、消費者、加工廠均大喊吃不消(到底誰獲利?),透露出馬政府穩定豬價的積極度,遠遠不及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而政府部門設置之重要農畜產品預警機制,只有「預告」功能卻不見積極作為,不但未能發揮穩定豬價功能,反而因預期漲價心理造成囤積、惜售,讓豬肉產銷更加難以調控,實應全面檢討修正農畜產品預警機制,讓它發揮應有的功能。

日本是全球豬肉的重要生產國,也發生仔豬染病的疫情,卻還能穩定物價的關鍵,就在於制度與政府效能。日本官方首先透過立法(畜產品價格穩定法,ACSPLP),再由農林水產省依法訂定重要畜產品穩定基準價格與穩定價格的上限,將價格維持在兩者之間,如果市售豬肉價格超過上限,則採取行動增加豬肉供應;如果低於基準價格,則採取價格支持措施,來穩定豬價與生產者收益,至今確實發揮相當大的穩定功能。農林水產省還製作手冊指導人們應對PED疫情,日本能為何台灣不能?

台灣農畜產品產銷失衡,導致價格暴漲暴跌司空見慣,想要推動計畫生產穩定產量,必須要先建立完善的農業基礎資料庫,推動農畜產養殖申報制度,繼而實施農畜產品預警機制、國內外疫情通報體系以及拓展國際市場,才能維持農畜產業穩定發展。遺憾的是,這些工作政府部門始終未能落實,才會讓民生物價經常波動造成民怨。令人感嘆!

(作者為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