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秀姑巒溪缺一條大繩索

◎ 陳易

在台灣大概每個人都有聽過秀姑巒溪泛舟,問問身邊去過的人一定也不少。去過兩次的我也每回都碰到外國觀光客,由此可知秀姑巒溪在國外也是小有名氣的。

兩次泛舟,不但刺激好玩,沿途風景也美麗壯觀。然而兩次都有在河上看到寶特瓶、防曬油罐、拖鞋,還有一些其他漂浮物。雖然不多,不到讓人覺得髒的地步,但還是會擔心長期下來對環境以及觀光的衝擊。上禮拜回來後在網路上查了一下,看到三年前貴報曾經報導秀姑巒溪魚體驗出微量塑化劑,花蓮縣政府環保局推測是因為遊客數量太多,將垃圾袋等丟入河川所導致,然而官員也僅能呼籲遊客不要亂丟垃圾。

個人認為這恐怕不是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一方面垃圾會掉進河裡並不純是遊客故意丟棄,颱風溪水暴漲以及泛舟時常見的翻船、落水也有關係。或許縣政府可以參考美國巴爾的摩市的太陽能垃圾攔截器(Trash Interceptor),用一條橫跨河面的攔截索,把河面上的垃圾都攔截起來集中清運處理。說不定還能成為一個觀光,甚至環保教育戶外教學的熱門景點。( http://gizmodo.com/baltimores-solar-wheel-pulls-in-25-tons-of-harbor-garba-1578474782

這種太陽能河面垃圾攔截器看起來並不複雜,造價應該不高,或許對其他縣市也有參考價值,也讓很多在海邊「淨灘」的公益團體省事很多,把善行用在其他更有需要的地方,一起為一個更美、更乾淨的島嶼努力!

(作者為桃園縣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