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孔子學院-美國大學自治危機

◎ 李中志

在中國前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倡「國家軟實力」的口號下,中國一方面在全球設立了上千的孔子學院/學堂,希望藉由推廣中文達到宣揚中華文化的目的,一方面也派出大量的留學生,希望取經帶回中國。這對一個積極想踏入世界舞台的新興國家而言,當然事件好事。但問題是,在中國國家機器嚴密的監控與指導下,原是本雙向交流親善的媒介,卻成為一支國家武力,服膺於「弱西強中」全球戰略。

孔子學院非一般的海外單位從旁輔助文化活動,而是進駐校園,成為學校一員,但不受宿主學校管轄,直接向北京負責,等同於歐美校園內的中國租界。從課程的安排到師資的雇用、訓練、考核,乃至於課堂上什麼該談?怎麼談?什麼不該談?均由中國控管。

有戒嚴記憶的國人,對共產黨控制留學生的手段應該不陌生,國府當年派出大量的馬英九們,對海外留學生監控匯報,如今中共依樣畫葫蘆。舉凡台灣、西藏、疆獨、回獨、六四天安門、法輪功、人權、中共內部的權鬥,等等中國政權的禁忌話題,馬英九們都會勇於闡述官方觀點,公然動員留學生在美國校園對抗異議人士。

當年國府勢單力薄,對西方並無威脅,但現在中國財大氣粗,已逐漸喚起西方對中國和平崛起的重新評估,警覺到中國對歐美校園生態的「煮蛙效應」,被視為美國開國以來大學自治的最大危機。去年底知名人類學者薩林斯(Marshall Sahlins) 在《國家雜誌》 (The Nation) 發表一篇對孔子學院破壞美國學術自由的深入分析,成為批判孔子學院最有力的文章

薩林斯的論點續發酵,去年加拿大教師協會 (CAUT) 通過決議,呼籲終止與孔子學院合作;今年多倫多教育委員會投票通過相同的呼籲。這個月美國教授學會(AAUP) 也跟進發表聲明,指孔子學院猶如「中國的一支國家武力,破壞學術自由」,措辭相當強烈。AAUP於上世紀初由杜威首創,致力於提倡學術自由,與傳統對中國疑懼的保守派陣營並不對盤,但對美國大學自由派學者有相當大的影響力,此一宣示預計會有海嘯般的效應,前幾天華盛頓郵報還以社論闡述

反觀台灣,台灣沒有孔子學院,因為馬政府自己就像孔子學院,問題更嚴重,中國留學生對我國校園的生態衝擊也不可小覷。一方面我們希望陸生帶著銀子來救失敗的大學政策,一方面我們希望陸生帶回台灣經驗,開啟中國的民主之路。但我們有一個客觀的評估機制來評量這些一廂情願的願景嗎?

我們炒短線式的開放能敵中國以國家之力做全面的滲透嗎?我們能以我們的價值觀來教陸生嗎?還是我們要牽就陸生而犧牲我們的教育目的、民主信想與政治主張?也許這才是當張志軍敲鑼打鼓造訪義守大學時,我們該問的核心問題。但除了「島國前進」(https://zh-tw.facebook.com/taiwanmarch.tw)的年輕人頗多意見外,我們看不到校方能要求什麼,遑論主導。

張志軍與陳光標的差別在那?可能不在張陳兩人,而在接待的主事者,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為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