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那血一般紅的杜鵑花

李敏勇

因天冷而開的杜鵑花開了。在台灣大學的校門口,鼓聲作響,幾位男女學生頻頻作勢敲擊,為杜鵑花節催喚節度氣息。一個小小的舞台,背景的字句訴求著「走椰林大道追求卓越╱進杜鵑花城實現夢想」。

杜鵑花開了,從校門口探看進去,花團錦簇的花影在冷天中抖擻著開放的意志,一些師生們走在椰林大道上,交織著杜鵑花的形影,呈現著一座教育殿堂的時間與空間的風景。在花影與步履中,這個大學正在為校長選舉傷腦筋。追求卓越和實現夢想,確是浪漫的字句。

在校門口前方,在催喚杜鵑花節的小小舞台前方,在臨近新生南路和羅斯福路交叉口的人行道上,另有一座小小的棚架,裡面坐著一些台灣大學的教授和一些學生,他們標舉著「捍衛台灣青年聯盟」的團體名號,正為抗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威脅台灣而靜坐,背對著校園裡的杜鵑花、背著著台灣大學的校門,因為校警把他們從校門口驅離了。「捍衛台灣青年聯盟」的靜坐棚架下,時而又有一些聲援的人,譬如史明 - 他在夜晚,拖著年邁的身子先加入行列,旁邊也有教授團體的棚架,在為號召人們參加三二六的遊行挺身而出暖身。

像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樣明目張膽對一個與它統治權無關,與它主權無涉國家恫嚇威脅;如果在韓國,首爾大學的學生會怎麼做?如果在日本,東京大學呢?在美國,柏克萊大學呢?在法國,巴黎大學呢?在德國,柏林大學呢?世界上任何一個在文化上或國家人格上受尊崇的國家,他們的代表性大學的學生們,會怎麼做呢?

杜鵑花的花影裡,其實藏著語言的秘密。年初,台北的二○○五國際書展,以韓國為主題。在韓國館引介的幾位詩人中,有一位是金素月(一九○三 - 一九三四),他在日本占領統治時期留下一首溫柔的血諫之詩〈杜鵑花〉,像是一首情詩,其實被喻為抵抗著殖民統治權力,在我的諢讀筆記細訴著。

「當你厭倦了我而欲離去時

我會欣然讓你離開而毫無怨嗟

我會在寧邊藥山採擷盈抱的杜鵑花

撒播在你會行經的小路

你請一步一步走過但要溫柔的踐踏…」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制定「反分裂國家法」,且標示著對台灣非和平態度時,如果台灣大學的杜鵑花節,能夠從「走椰林大道追求卓越╱進杜鵑花城實現夢想」的夢走出來;或者向「走椰林大道追求卓越╱進杜鵑花城實現夢想」真實走進去,那一定是真摯動人的聲音,全為台灣的學生運動開展一個新的里程碑。

當年的野百合運動,大學青年的參與投入,促成了廢除國民大會的民主改革里程。因為大學青年的純粹讓野百合凝聚並彰顯了動人的花語。當下的台灣,紅玫瑰也常常被用來象徵自由之路的追尋,喻示著光榮革命,不只在鄭南榕殉道的紀念式可以看到,在許多社會運動場合也呈現。

那血一般紅的杜鵑花,在春天開放。在標榜追求卓越、實現夢想的大學裡,以它的動人花影對映在那裡學習、成長的青年。在初步奠基了民主化條件,但國家共同體尚未凝聚共同意志和感情,自由的追尋受到外侮的時際,更深刻地體認卓越與夢想的意義,像世界各國一流大學的學生們一樣,顯現出比野百合運動更鮮明、更動人的精神光彩吧!不只台灣大學,台灣的大學青年們,做出比三二六的街頭遊行更光彩的社會運動吧!青年們的沸騰意志和真摯感情才真正是光榮革命的火花,才能引領台灣走向真正的自由之路。

(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