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國民黨「安」什麼心?

◎ 陳偉忠

馬總統感於外界對服貿生效後的憂心說,如果產生國安疑慮就可以終止,並非上了車就不能下車;其實這話似是而非。

雖然馬總統在三月廿三日記者會中表明「服貿協議中,台灣開放陸資的六十四個項目,有廿七個已開放二至五年」,這似乎是要顯示服貿協議並無國安顧慮。實際上國安局近期提出自去年到今年三月已查獲十五件共諜案,筆者相信未查獲之共諜案件,更應遠超過此數。這代表與中國交往,本身就應先具有國安警覺,否則當有國安疑慮時,恐已難以自救。

其次在服貿協議開放承諾中有「商業據點呈現」項目,在諸如零售服務業等,可以藉此深入台灣各地的部分、承諾中國可以獨資等方式設立分公司或商業據點。換而言之,在遍佈全台設置的商業據點,就是中國情戰單位派遣共諜赴台的最佳掩護機構。

揆諸中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建有人民英雄紀念碑,以紀念建國期間犧牲的死者並鼓舞生者。無獨有偶,去年年底中國在北京西郊的西山森林國家公園,針對自一九四九年建政以來,在台灣進行的間諜活動,經我政府破獲遭槍決的一一○○餘人,其中可考者八四六人尊之為烈士,特開闢無名英雄廣場碑刻其上表彰追念。其中更對當時知名共諜如國防部次長吳石、陳寶倉中將以及聶曦等,另立雕像供民眾瞻仰。

然而當中國對兩岸統一,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之際,為何寧冒大不韙,對吳石等台灣視為叛國之人,而引喻為中國的無名英雄,而這自以為是的愛國主義背後,除了顯露中國吞併台灣的企圖,相信更有積極地對台情戰作為。所以服貿協議中,開放承諾部門,豈能不從國安角度審慎評估?

(作者為前國安局特勤組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