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顏厥安/是否會發生「台灣危機」?

一九九七年的修憲,有可能是台灣民主化最重要的一次修憲,號稱本土化的凍省,一路導向禍福尚難論斷的五都改制,而廢除立院閣揆同意權的大總統制則預示了往後的政治亂局。不過當時還有兩個常被引用的概念:民主鞏固與危機社會,在過去的十幾年裡,卻越來越少被提起。但是馬主政六年,民主人權大舉倒退,民主顯然還沒有被鞏固。台灣認同雖然屢創新高,中國因素的急遽擴大,卻為台灣社會注入新的危機因子。

「中國因素論」雖然是個重要解釋因素,然而仍需要更多層面的補充考量。首先,中國因素主要是以經濟外衣包裹中國政治企圖的因素,其本質是政治性的。然而台灣接單,中國生產,固然創造假性GDP,改到東南亞生產,同樣的「經濟」困境仍在。薪資停滯或創新瓶頸,也有類似狀況。其次,兩岸問題本就是全球政經架構下的一個環節,因此德國仰賴俄國天然氣,間接影響西方對克里米亞危機態度,最終竟然可能影響兩岸關係。說來可悲,台灣不但在國際法秩序下幾乎全無地位,純靠台灣關係法等de facto國際勢力來維繫,甚至比克里米亞更隱形,台灣政府也從未正式對國際表態,宣示中華民國或台灣主權,反倒自己套上九二頸環,還隨時準備叫中國踢掉腳下的椅子。

關鍵的內部因素

這就牽涉到一個關鍵的觀念:中國因素固然有來自北京政權與中國政治經濟的衝擊力道,但是危機終究是當下的、具體的,太強調外部影響,不免傾向於歸咎於他人,而忽略了台灣內部的許多因素可能才是製造危機的高風險因子。

執迷於兩岸歷史定位的自戀情結,恐怕會使馬總統追求馬習會的手段過程,演變為一連串製造台灣危機的夢魘。服貿的民間動員與兩黨對抗,僅是這一波危機的起點。即使服貿闖關,馬後續還不知道要給北京多少承諾、使出多少手段。而馬習會本身所可能帶出的政治談判意涵與後果,注定就是個台灣危機。

其次,憲政架構的重大缺陷不但讓馬怡然自得於十趴總統處境,其任命的江內閣處理核四、軍中凌虐、政爭、監聽、大埔、關廠工人、eTag、自經區、課綱等議題手法之荒誕,實讓人擔心這樣一個民意基礎小、專斷空間大的剛愎內閣,恐會以暴衝方式來亂拚經濟。以威逼利誘黨籍立委方式力求服貿在國會快速通關,僅是第一個訊息,接著強推的自經條例恐怕會讓台灣經濟真的自經。

根源「主奴辯證」?

不過最令人擔心的是,江內閣是否會宣告核四安檢通過,置入燃料棒啟動運轉?以一切合理思考來看,核四已經確定出局,絕不可能啟動。弔詭的是,可能正因為如此,所以馬江政權有很強的衝動非要啟動不可。因為「核能正當性」已經構成馬江等保守政治力歷史成就感與深層自我認同不可缺少的要素。主子拒絕承認庶民智慧與知識形成的合理判斷,只想陷溺在自我欺瞞的鏡影當中,這本是黑格爾「主奴辯證」的哲學分析,現在倒有可能真的成為「台灣危機」的產生根源。

以上分析僅想指出,不論是全球化、中國因素,還是國際政治,也許塑造了相當艱難的結構性困境,但是危機終究是台灣自己的內部因素以及政治人物與公民的行動造成的。反之,如何防範危機產生,或如何因應危機,主要也取決於我們自己。

眼前的服貿對抗就是個試金石。程序不透明,資訊不公開,評估不敢做,條文有問題,項目有爭議,開放不對等…民間提出了千百項質疑,只換得一句「國會可以審、不可以修」,這豈不是顛覆民主,唯北京意旨是從?所以為了守護民主,防範台灣危機出現,不但對服貿要逐條審、實質審,「兩岸協議監督法」的立法也勢在必行。

看來馬江政權已經很難從權力導致的剛愎自用中清醒,所以除了要求在野黨在國會不能懈怠,堅決抵制快速通關外,公民團體也將持續以各種方式發聲與抵抗。所有國人也要想清楚,服貿的多數暴力,絕對不會是個終點,而非常可能是導向一連串施政暴衝,包括啟動核四與馬習會政治表態等危機的起點。現在不作為,等台灣危機接續登場時就來不及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